您在這裡

出版品

《婦女新知通訊》、《性騷擾完全拒絕手冊》及「性騷擾完全拒絕手冊」網站、「性騷擾一點通」網站、《看見新移民-多元文化小撇步》及網站、《做親密,愛自主-從無法抗拒到積極同意》及網站、《女權火‧不止息:台灣婦女運動剪影-公民影音教材》等出版物;與美麗少年工作室共同出品性騷擾紀錄片《玫瑰的戰爭》DVD。

拒砍七天假!--保障勞動權,捍衛性別正義

拒砍七天假!--保障勞動權,捍衛性別正義

要勞權,也要性別正義!!

要紀念,更要翻轉跟有意義~

2016年,婦女新知基金會,在年度感恩茶會中宣布以拒砍七天假的實際行動支持勞動權益;政府不做的,民間自己來,同時也希望能夠召喚更多勞動友善組織以及公司能跟進。

拒砍七天假,只是第一步,我們認為保障勞動權益外,捍衛性別正義也是新知作為女性/性別運動團體的重要工作。今年,經過新知工作室夥伴討論與董監事勞資協議後,我們認為紀念日要紀念的更有價值,在選定與設定應翻轉過去以男性思維為主的設定,作為長年耕耘女性權益與性別權益的團體,當然是以女性及性別有關的紀念日為首選。

因此,新知自今年起還是維持七天給假、有薪的紀念日。新的紀念日分別是3/08婦女節、5月母親節、8/14國際慰安婦日、9/03 女性勞工工殤紀念日、11/30性別平等日;同時,為了保持彈性,提供工作人員自選兩天對自己重要的紀念日。

權益不會憑空掉下來,要靠勞工自己爭取!紀念日,除了放假更有意義。捍衛勞動權益與性別正義,新知跟大家站在一起!!以下,就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假日有哪些性別意義吧~

圖說:新知七天假

【性別大節日-有意義的七天假之三八婦女節】

三月八日,國際婦女節。

是為了慶祝婦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做出的重要貢獻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設立的節日。

設立國際婦女節的想法最先產生於20世紀初,當時西方各國正處於快速工業化和經濟擴張階段。惡劣的工作條件和低廉的工資使得各種抗議和罷工活動此起彼伏。1857年3月8日,美國紐約的製衣和紡織女工走上街頭,抗議惡劣的工作條件和低薪。接下來的數年裡,幾乎每年的3月8日,都有類似的抗議遊行活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1908年,當年將近15000名婦女走上紐約街頭,要求縮短工作時間,增加工資和享有選舉權等,並喊出了象徵經濟保障和生活質量的「麵包加玫瑰」的口號。因此,三月八號婦女節,同時也是國際勞動婦女節。

在台灣,1991年內政部曾研議將「婦女節」與「兒童節」合併成「婦幼節」,婦女新知基金會與其他婦女團體聯合於至內政部遞交抗議書,抗議合併做法強化婦女及照顧兒童的刻板聯想,並抹煞兩性平等精神與婦女權利尊嚴的重視。爾後,2000年12月30日修正,取消上開婦女節及兒童節合併放假之規定,而婦女節與兒童節仍分別於3月8日、4月4日當日,以尊重婦女節與兒童節特有之社會教育意義。

【性別大節日-有意義的七天假之五月母親節】

母親節,過去雖然不是正式或傳統的國定假日,卻是新知夥伴毫無疑問一致認為該紀念的大日子。選這一天成為紀念日,目的不在於繼續強化傳統文化中對「好媽媽」的狹隘定義,以及母愛的自然天性。過去,政府每年所舉辦的模範母親表揚,千篇一律強調女人的犧牲奉獻,商業促銷則是抓緊機會廣告主打家電、廚房用品等標榜讓媽媽更「省力」的禮物,實則又強調了母職工作的內涵,媽媽又再一次等同家務勞動的代名詞。

近幾年,每到母親節,婦女新知基金會就會針對台灣母親面臨困境與國家照顧責任公共化不足舉辦記者會。從職場媽媽所遇到的懷孕、育兒歧視切入,要求雇主與政府直面台灣職場的性別歧視與不友善,呼籲政府與雇主共負責任,讓女人敢生、能生、能兼顧工作與家庭;從長期照顧政策切入,點出台灣社會一直以來延續「照顧靠家庭」的現狀,台灣女性平均餘命高於男性,年長失能女性人數也多於男性,且未來比例會越來越高,真正重視財富重分配、把接受良好照顧當人民權益的長照政策,對高齡女性更顯重要。

母親節不只是一天的吃吃喝喝,送送康乃馨而已。慶祝母親節的方式可以是:強調爸爸的育兒角色,以及家務分工的重要;翻轉「好媽媽」的定義,做自己/做媽媽、工作/育兒都不再只是單一選項的選擇題;讓育兒從家務事變成公眾事務,落實友善職場與托育政策。

【性別大節日-有意義的七天假之8/14 國際慰安婦日】

1991年8月14日,韓國「慰安婦」受害者金學順,首度公開揭露日軍在二戰期間的惡行,證實「慰安婦」制度存在的事實,為了紀念這第一位挺身而出的「慰安婦」阿嬤過人的勇氣,所有慰安婦受害國家正積極向聯合國爭取,將每年的8月14日,訂為「全球慰安婦紀念日」,並在這一天發起國際串連的聲援活動。

多年來,新知與婦援會的夥伴共同關注慰安婦議題,並且參與每年八月的抗議遊行,要求日本政府道歉賠償。阿嬤們日漸凋零,戰爭中對於女性身體的強制徵用及強暴罪行仍持續在世界上出現。我們要正視歷史,究責及記住教訓,才能不讓歷史傷痕反覆上演。反戰,要和平;也為世界上戰爭的受難者們共同祈禱;同時也關切世界其他地方,戰爭對於女性人權與身體的侵害仍在發生的事實,一同站出來聲援。

【性別大節日-有意義的七天假之9/03 女性勞工工殤紀念日】

一般講到職災,浮現的勞工形象常常都是男性,而且以三高(高汙染、高耗能、高危險)為主,鮮少想到女性勞工。儘管國際工殤日為4/28日,婦女新知基金會仍選定9/03為女性勞工工殤紀念日,希望凸顯台灣女性勞工的勞動價值。

1973年9月3日清晨,一艘由旗津開往前鎮的民營渡輪「高中六號」,在航行途中,因為超載加上機械失靈而不幸翻覆沉沒,造成25人罹難。25名罹難者均為住在旗津中洲地區,任職位於前鎮的高雄加工出口區的未婚女性。也因此喚起政府於1974年通過了《勞動安全衛生法》,以規範工廠作業的相關安全衛生標準。

事實上,在台灣歷史中為了經濟發展而犧牲的女性勞工不僅只有旗津的25位女性,早在1960年代末,世界第一個加工出口區—前鎮加工出口區的電子女工,就因為工廠照明設備與勞動強度,讓女工身陷眼疾與視力衰退的困擾中。同時,隨著長期忽略工作場所的安全衛生,而招惹的大規模職災陸續在1970年代初,在各地冒頭。從礦災、到美商淡水飛歌電子、日商高雄三美,及其姊妹廠美以美電子連續發生女工吸入有毒鎔劑,導致多起肝中毒死亡,只是這些勞動身影與工殤,在經濟發展歷史中被輕輕帶過,甚至不被提起。

2008年為重建25名女性在台灣經濟發展中犧牲的正面意義,高雄市府協調家屬將「25淑女墓」改建為「勞動女性紀念公園」,除讓市民記憶勞工朋友對台灣經濟起飛的貢獻及女性勞工的付出,同時也提醒廠商企業主加強勞動檢查,強化工安,防止工殤意外的發生。

【性別大節日-有意義的七天假之11/30性別平等日】

11月30日是彭婉如女士遇難的日子,也是台灣婦女運動中重要的時刻點;婦女新知基金會呼籲應將本日訂為台灣的性別平等日。

1996年11月30日,時任民進黨婦女部主任的彭婉如,到高雄參加民進黨臨時全國黨代表大會,深夜搭計程車後失蹤,12月3日被發現遇害。彭婉如是台灣婦運、性別平等倡議非常重要的工作者,也跟婦女新知基金會有很深的淵源。在她遇害過世前的47年生命中,婦女權益、婦女運動是他的生命關懷的核心。尤其是她深知要在政策面、文化面上實現女性權益,是綿密複雜的改革工程,而提升女性政治參與是關鍵,因此她在擔任民進黨婦女部主任任內,四處奔走遊說,戮力推動修正民進黨黨綱,訴求納入四分之一性別比例原則。

彭婉如遇害凸顯出女性人身安全缺乏保障的現實,1996年12月21日晚間眾多婦女團體共同發起「女權火照夜路大遊行」,當時不少同志也參加,喊出「婦女要夜行權、同志要日行權」的口號。

彭婉如的遇害悲痛,激起台灣性別運動社群以及台灣社會更致力於性別平等的倡議。民進黨在黨內終於通過婦女參政條款,也催生《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接受婦團有關性別主流化的倡議,分別成立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行政院婦女權益促進會(現改為行政院性別平等會),以及2004年《性別平等教育法》通過,這些都是深受彭婉如事件影響,無一不是邁向性別平權的重要進程。

但是改革從來不是一條順暢的直線道路。2016民進黨第二次執政,內閣性別比例倒退到威權時代、校園性侵案仍層出不窮、反對婚姻平權的保守勢力更不吝提出各種歧視同志與女性的論述、主張控制女性的性與身體。幸而當年有婉如的實踐不懈,滋養後繼性別平權運動者,持續投入性別平權與女性權益的倡議。

 

--前情提要:

 

2015年中,因為勞動部預告將砍除七天國定假日,勞工團體強烈抗議。2016年初總統大選前夕,勞工團體要求總統候選人回應砍價爭議,2016工人鬥總統曾經得到當時的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承諾「若損及勞工權益,不會砍假」。然而,民進黨政府甫上台,便違反承諾,立刻提出勞基法修法草案,要正式砍掉七天國定假日。

婦女新知基金會在20161115日,受邀參加2016工人鬥總統主辦的「七天假民間公聽會」,從婦女團體的角度表達反對政府砍七天假的立場,因為砍七天假就是砍勞工休息權、砍勞工薪水,很多女性也是勞工,權益一樣受損。以下是婦女新知基金會代表當天在「七天假民間公聽會」的發言重點。

 

2016/11/15 勞基法修法民間公聽會 婦女新知基金會發言重點

女性的經濟自主不是只看就業率,勞動條件才是重點

台灣女性勞動參與率一直以來都低於男性,特別是早年,許多女性沒有自己的收入,經濟上長期依賴其他家屬,成為家庭中的弱勢,很多人生中的重大時刻都無法自主決定,例如無法繼續升學、無法自主決定要不要進入婚姻、無法自主決定要跟誰住、無法自主決定要不要繼續工作、難以有自己的事業,甚而晚年無法自主決定由誰來陪伴照顧。

因此婦女團體過去長年要求破除「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分工、消除職場性別歧視,讓女性也能透過就業獲得經濟自主。如今台灣女性整體勞動參與率雖然仍低於男性,但年輕女性(三十歲以下)的勞動參與率高達八成多,已經和同齡男性不相上下,甚至高於日韓、北歐,政府也為了因應未來人口老化、勞動力短缺,鼓勵女性進入職場。蔡英文總統本人昨天就在一場演講中,提到要將提升女性勞動參與率作為重要施政目標。

可是,作為支持女性自主權益的婦女團體,我們不會只看政府女性勞動參與率就覺得滿意,事實上,正因為我們支持女性自主,我們不可能在政府鼓勵女性就業、女性勞動參與率也節節高昇的當下,對惡劣的勞動環境視而不見。台灣勞工目前面臨的狀況就是降不下來的工時、爬不上去的薪資,女性勞工也無法倖免,更何況女性勞工還要面臨更多職場性別歧視的問題。

雖然越來越多女性不再為了生存而依附家庭,同時也有越來越多女性必須為了生存落入越窮越忙、越忙越窮的困境,而砍假就等於讓勞工繼續窮、繼續忙。要求女性進入勞動市場去接受惡劣的工作條件,並不是真正支持女性自主;大刀闊斧改善職場勞動條件、消除職場性別歧視,才是真正支持女性自主。所以,我們支持:

    1. 既然法定工時已降為每週40小時,就沒有任何正當理由再砍7天假。政府說要降工時,就該確實做下去,特別休假日也該同時增加,並確保勞工確實能休到。
    2. 若認為目前國定假日名目應修正,就應該來討論怎麼修改,不必砍假。事實上,由於目前的國定假日名目都來自威權時代,不但紀念獨裁者,幾乎也只紀念男人、男性的事蹟,我們認為這點應該徹底檢討。推薦各位官員、委員參考女書店出版的「好日誌」,當中搜集了與女性權益、性別平權相關的紀念日,涵蓋台灣與世界各國,當中可以訂為國定假日的紀念日(可舉例),很有參考價值。
    3. 勞工與公務員的國定假日規範應齊一。重新修訂時,應該同時將國定假日規範提升到法律位階。假日訂定事關人民權利義務,不該再以行政命令來處理。這件事從解嚴後就一直吵到現在,民進黨不但已經二次執政,這次還全面執政,如果還是沒辦法將國定假日規範提升到法律位階,就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明明白白地不把人民休假的權益當回事。

減輕女性照顧負擔?除了照顧公共化,也要打破長工時、低薪資現狀

此外,民進黨從競選時期就強力主打長照政策、托育政策,說要減輕家庭的照顧負擔,大致來說這是個好的方向。但是,我們也想透過這個公聽會提醒執政黨,從性別平權的角度來看,除了可及性高的公共照顧體制絕對不能少之外,當家裡有小孩、長輩或身心障礙者需要陪伴照顧的時候,鼓勵家庭成員之間與社群或社區內的合作分工、撐出這個可以彼此分擔照顧責任的空間,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當一個家裡面有幼兒、長輩或身心障礙者需要照顧時,家裡通常會要求家中經濟最弱勢、最沒有權力的那個人去承擔照顧責任(多數還是女性),而這沈重的壓力也已經造成許多社會悲劇,亟需家庭外的公共照顧體系協助承接,也需要家庭、社區內的互助,來幫照顧者分擔這個重責。

然而,高工時、低薪資的勞動市場,正好就在打壓家屬親友間、社區與社群內共同分擔照顧責任的空間。我們聽過很多年輕爸爸,也想要好好花時間陪伴孩子成長,但苦於超長工時、有假不能放,而在傳統性別分工下,許多媽媽還是必須放棄自己的事業,或者落入非典型勞動,成為所謂的假性單親。我們也聽過很多單身女兒長年獨自照顧自己的父母,非常辛苦,但所有兄弟都要顧自己的工作,一樣薪資低、工時超長、有假不能放,完全無法幫這個女兒分擔照顧父母的辛勞,這些情況特別容易出現在一般勞工階級家庭。

這些承擔家庭照顧責任的人,又特別容易落入非典型勞動,例如一年一聘的派遣或是部分工時工作。若是砍了七天國定假日去增加特休假,可以想見派遣工就是白白被砍了七天假,也休不到特休假;而部分工時勞工也一樣,被砍了七天完完整整的假,卻必須依工作時間比例去請被打折的特休假。

這些家庭照顧者要一邊獨力照顧家人、一邊工作,自己晚年的經濟安全也許都不保,事實上就是這個社會裡又窮又忙的代表之ㄧ。政府不但不優先檢討家庭照顧假為什麼那麼少、那麼難請,不優先檢討公共托育與長照服務的政策和預算何以沒到位,又要砍七天國定假日,完全違背降低工時的政策目標,還讓承擔照顧責任的人更難找到援手。所以我們認為,政府不但不該砍七天國定假日,還應該同時落實勞動權益與完善社會福利,雙管齊下,讓他們的照顧責任可以被家屬親友、社區網絡和公共照顧體系分攤,並改善所有勞工低薪過勞問題,確實保障民眾的休息權、勞動條件與經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