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育「準公共化」政策失準,家長、幼兒、教保人員沒保障
托育「準公共化」政策失準,家長、幼兒、教保人員沒保障
撰文/婦女新知基金會政策部主任 覃玉蓉
行政院在去年(2017)年放出將推動「私幼公共化」的消息,引發各界批評,婦女新知基金會也於今年5月召開記者會、發表聲明,指出「私幼公共化」仍無法有效減少私立幼兒園普遍違規的情況,反而可能造成政府補多少、業者就漲多少,無助於保障家長、幼兒及教保人員權益。儘管如此,行政院仍執意讓改稱為「準公共化」的政策於8月1日上路。
自7月13日至8月9日,婦女新知基金會發起「幼兒園托育經驗」網路問卷調查,邀請家中有幼兒園子女、或是有即將就讀幼兒園、剛從幼兒園畢業子女的家長來填寫,共收到567位家長回覆。
問卷當中有三題調查幼兒園家長對托育公共化/市場化的態度,調查結果顯示[1]:(1) 多數家長並不相信強調市場競爭與商業化的托育環境,能保障孩子享有良好的托育環境;(2) 多數家長懷疑政府補助真的能防範「一補助私立幼兒園、收費就漲價」的狀況;(3) 多數家長非常在意幼兒園的財務分配是否確實用在提升教保品質上,若政府提供私立幼兒園補助,也該負起嚴加管理的責任。可見多數有送托經驗的家長,也懷疑以營利為目的的園所是否能提供好的教保品質,且期待政府進行嚴格的管制。
準公共化政策是否符合家長們的期待呢?看來很難。
政府聲稱準公共化政策提供私立業者補助,要達成兩大目標:第一,管制收費,減輕家長托育的經濟負擔;第二、要求業者調漲教保人員薪資,緩解教保人員低薪造成人才持續流失的危機。
我們長年參與的托育政策催生聯盟,於準公共化政策上路一個月後的9月4日,召開『給我托育「真公共化」,勿讓「準公共化」失準』記者會,指出政府的準公共化政策恐兩頭落空,畢竟私立業者投資就是要有利潤回收,勢必要漲收費、壓低教保人員薪資以賺取最大利潤,政府想用補助換取業者抑制收費、調漲教保人員薪資,必然會讓多數業者不願加入,進而影響政府政績;為了避免政績難看,政府未來會不會慢慢放寬管制,甚至在執行面放水,導致「假管制、真灑錢」,納稅人的錢進了業者口袋,家長、幼兒、教保人員依然三輸?
這並不是空穴來風的指控,而是從過去經驗得來的結論,且政府推動準公共化的起頭,已經出現了管制鬆綁的徵兆。
- 關於私立收費價格巧立名目的問題
教育部多年來要求私立幼兒園所登錄收費資料,教育部便是藉此資料庫,計算出準公共化政策的收費上限,最後決定讓平均每月收費在8000-10000的私立幼兒園簽約加入準公共化,估計全台灣有近半數私立幼兒園符合資格。
但《今周刊》在7月時便刊出報導,指出「幼兒園業者私下透露,過去業者向教育部登錄的收費金額,很多都是『低報』,且家長實際支付還得再加上才藝班、材料費等其他項目。」「若把這些算進去,實際符合(準公共化)條件的幼兒園恐怕一半(教育部預估數量的一半,即四分之一園所)都不到!」[2]
而準公共化政策上路後,教育部如何處理登錄不實的幼兒園收費資料庫呢?竟是直接開放業者「修正」收費金額,形同開放調漲、政府買單。由此可見,若政府沒有能力掌握私立幼兒園實際收費,即便實施準公共化政策,用納稅人的錢發放了補助,也無法改善價格巧立名目的問題,家長經濟負擔未必能減輕。
- 關於私立教保人員血汗低薪的問題
行政院在今年5月公布準公共化政策的記者會上,表示未來簽署準公共化契約的私立幼兒園,必須給教保人員每人最低薪資29,000元,三年內應調漲為32,000元;而簽署準公共化契約的私立托嬰中心,必須提供教保人員每人最低投保薪資28,000元,三年內應調漲為30,000元,看似可以改善教保人員普遍低薪、流動頻繁、人才留不住的問題。
然而,私立托嬰中心的「漲薪」馬上就破功,根據托育政策催生聯盟後來在各地訪查的結果,發現主管機關衛福部已經放寬了這項標準,交給各地方政府「因地制宜」:
縣市 |
準公共化私立托嬰中心 |
|
簽約時人員薪資要求 |
未來加薪幅度 |
|
台北市 |
50%以上員工,投保薪資27,600元 |
加入第四年起,全數投保薪資達28,800元 |
新北市 |
無要求 |
加入三年內,85%以上員工,投保薪資達28,000元 |
桃園市 |
無要求 |
加入三年內,85%以上員工,投保薪資達28,000元 |
台中市 |
投保薪資24,000元 |
三年後全數投保薪資達28,800元 |
台南市 |
無要求 |
兩年內,所有員工投保薪資達24,000元。加入三年內,85%以上員工,投保薪資達28,000元 |
高雄市 |
無要求 |
兩年內,所有員工投保薪資達25,200元。加入三年內,85%以上員工,投保薪資達28,000元 |
註:衛福部僅規定三年內85%員工投保薪資達28,000元,四年內100%達成。其餘要求,由地方政府因地制宜。
資料來源:托育政策催生聯盟
至於私立幼兒園,主管機關教育部目前為止雖然守住底線,但目前各縣市教保人員薪資仍普遍低於29,000元[3],導致多數私立幼兒園不願與政府簽署準公共化契約,可以想見教保人員「加薪」效果有限,政府為了達成業績仍有放寬壓力。只是一但放寬,準公共化政策欲緩解教保人員低薪、人才持續流失的目標,也將失落。
記者會現場,托育政策催生聯盟召集人劉毓秀特別強調,由於過去許多縣市政府自行出錢補助私幼,導致公共托育開設緩慢、營利的私立園所卻蓬勃發展,以致於目前公共托育收托比例只剩下27%,蔡英文總統2-5歲幼兒托育公共化政見的目標,便是讓能進入公共托育的幼兒提升到四成。後來行政院推出的2-5歲幼兒園公共化目標雖稍微下降,設定為32%,但至少能發揮標竿作用,拉住激烈市場競爭導致托育價格飆高、品質卻不時出問題的趨勢;如今行政院推出的「準公共化」,卻無法達成同樣的效果,但新政策的推行勢必搶佔大量政府行政人力與資源,影響公共托育政策推動。
出席記者會的家長陳伯謙表示,自已目前有一歲九個月的小孩,他強烈反對政府拿廣大受薪階級的錢,平白補貼給私立托育機構,監督管理程度又低,對家長幼兒都沒有保障,他批評「準」公共化政策恐淪為指鹿為馬,畢竟它不是真正的公共化政策,只是讓政績數字帳面上很漂亮,實際面卻是不合理的公共資源配置。
圖/9月4日婦女新知基金會與夥伴團體共同出席托育政策催生聯盟舉辦的『給我托育「真公共化」,勿讓「準公共化」失準』記者會
【附件】「幼兒園托育經驗」網路問卷調查:家長對托育公共化/市場化態度
調查時間:2018/07/13-2018/08/09
調查對象:家中有幼兒園子女、或是有即將就讀幼兒園、剛從幼兒園畢業子女的家長
回覆數:567名
[1] 完整問卷題目與調查結果請見文末附件。
[2] 今周刊,〈撒錢補助托育,真能解決少子化痛點?〉2018.07.19。
[3] 2017年7月私立幼兒園勞工保險平均投保薪資
地區 |
總計(元) |
地區 |
總計(元) |
地區 |
總計(元) |
總 計 |
25,864 |
新竹縣 |
27,942 |
花蓮縣 |
25,896 |
新北市 |
26,902 |
苗栗縣 |
25,079 |
澎湖縣 |
24,176 |
臺北市 |
30,313 |
彰化縣 |
23,115 |
基隆市 |
25,843 |
桃園市 |
26,573 |
南投縣 |
24,067 |
新竹市 |
28,387 |
臺中市 |
24,831 |
雲林縣 |
23,385 |
嘉義市 |
23,322 |
臺南市 |
25,037 |
嘉義縣 |
23,100 |
金門縣 |
22,430 |
高雄市 |
24,387 |
屏東縣 |
23,733 |
|
|
宜蘭縣 |
24,593 |
臺東縣 |
26,156 |
|
|
資料來源:勞動部勞工保險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