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招募及約訪

想加入新知的大家庭?歡迎來擔任我們的志工或是實習生,有很多實習心得也收錄在女力札記哦!另外,如果是想邀約參訪、或是訪問,請協助我們填寫以下表單,我們會盡快回覆。

【實習心得】原來我們都有力量對世界產生影響

撰文/新知實習生──林念澄

  我大概是個非典型實習生,來新知實習的時候才是個大一菜鳥而已。進入大學社工系的第一年,我選修了一門課「社會服務」,下半學年的課程中,老師要求我們自己計畫服務學習方案並執行。以前曾在女學會的研討會當過工讀生,聽到高雄新知的分享,對婦女新知有了初步的認識與好奇,所以決定要試試看,自己親自進入這樣的機構看看。

  二月底學期剛開始的時候,我對自己的期許是,跨出舒適圈、多去接觸不同領域的服務,然而半年過去,我好像仍然在自己的舒適圈裡打轉,整個方案仍然侷限在我原先就熟悉的性別議題裡。但是,來到新知Key in婚姻家庭法律專線接案表、幫忙國際家庭日擺攤、聽講座、活動攝影、寫課程紀錄,我學習及服務的「方式」跟過去完全不一樣。雖然在相同的領域,但我的學習比想像的更豐富。

  我是一個不喜歡爭論的人,因為家庭對我的教育,一直是「與人為善、以和為貴」,在這樣的成長環境裡,我也被教育成了不喜歡爭執的樣貌,即使心裡有再多不同的想法,還是傾向選擇沉默。過去對所謂倡議組織,我的想像一直是綁著頭巾上街頭、一直開記者會、在網路上罵政府,加上家裡對社會運動的態度並不正面,種種的成見下,我從來沒想過有一天自己會進到倡議組織。

  剛來到新知就發現,培力部主任陳逸居然稱我「實習生」,這個稱呼讓我很不適應,因為對實習的印象就是:大三暑假要去機構一百多個小時,我這種一無所知的小大一能擔得起這個頭銜嗎?但後來我發現,在新知,我學到的東西比真的幫忙做的事情多太多了,也就慢慢的能接受實「習」生這個稱呼。高中志工團老師曾說:「我不想稱你們為志工,你們離志工還太遙遠」,在新知我再一次感受到這句話,儘管掛著服務的名字,我們在過程中學到的、被他人服務的,卻比付出的多太多。

  每周三我都會來到新知一個上午,在辦公室待了一學期,我對一個實際運作中的倡議組織稍微有了一點概念,但實際上總覺得自己並沒有幫到什麼忙、總覺得我的出現其實並不符合新知對實習生的需求。

  直到5月的「師大日光藝文季」系列講座,我去聽新知董事林實芳律師關於性暴力法規與 #MeToo 運動歷史的講座。那幾週正好為了準備學校報告,反覆讀《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讓我一直思考:文字、語言到底有沒有能力對世界造成影響?揭露到底有沒有意義?林奕含的一句話讓我沉思了很久:「我恨透了自己只會寫字。」當世界上如常有人遭遇性暴力,只會寫字的我,到底有沒有力量?


圖1:新知董事林實芳律師關於性暴力法規的講座

  主任看到我的心得文章,邀請我將這次經驗整理成課程報導。第一篇報導〈玫瑰的戰爭:故事一直在發生,端看我們怎麼去記憶它〉發布之後,有一個同學私下告訴我,她在看完之後終於對積極同意權有了初步認識,對一些檢討被害人的發言開始有意識,會去發現這些言論中潛在的不平等,在此之前她完全不會發覺。這件事雖然聽起來很平凡,但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有人會因為我的語言被改變,我才突然覺得,原來自己的文字真的有一點力量、真的可以對這麼大的世界產生哪怕一點點影響。懷抱著這樣的期待,我又寫了同系列活動的另一篇報導〈性侵迷思:定義中的字字珠璣〉。這段時間,我的心裡也更加肯定了:是的,我有力量、我的文字真的有力量。(活動報導詳見文末連結)

  在新知的這一段體驗很奇妙,我終於認知到「語言本身就是一種行動」,認知到我們都有力量影響結構。或許這也算一種被充權的感受吧。

  婚姻家庭法律專線,是新知提供在家庭裡遇上法律問題的人的諮詢管道,包括離婚、監護權、繼承、贈予、家庭暴力等。在新知Key in 接線表的過程,看到很多我從來沒想過真的會發生在這個世界上的事,有一個早上我看了將近三十張表,居然有二十張在詢問配偶外遇相關的法律問題。我也讀到過一個媽媽來電詢問丈夫猥褻年幼女兒的處理方式,或者手足強吞家產遺棄年邁父母。看著志工回覆的內容,我不禁想,如果未來我成為了一個婦女或兒家領域的社工,遇上這些問題的時候,我能夠這麼精闢的回答出來嗎?

  我想起第一次去新知面談的那天,主任很直接地告訴我,新知作為一個倡議組織、婦運團體,需要的其實是法律人才。在接案表上的一個個故事,我看到法律的重要性,無論對於一個普通人,或者對於一個助人工作者,尤其對想當社工、想走婦女領域的我來說,法律知識似乎比我想像的更不可或缺。

  如果說接案表讓我看到法律的重要性,那回到5月的日光藝文季講座,我覺得是那兩場林實芳律師的課程讓我發現,法律其實離我們沒有那遙遠、沒有那麼艱深。發現自己其實能夠聽懂法律語言,我覺得很高興,感覺自己有能力去學更多、做更多,所以我申請了大二開始雙主修法律系。我想,認識到法律的重要,也是我在新知很重要的一個收穫。

  作為一個比較內斂怕生的人,老實說我直到實習結束前都沒有跟辦公室的大家變得更熟悉,但我很喜歡新知的大家互助、一起努力的氛圍,以及從主任到律師,新知的每一個人談論起性別事件或議題時,散發出來那種「我理解,並且有能力做出影響」的自信與光彩。

  作為一個不到二十歲、懵懵懂懂的大一學生,我相信還有很多事是我需要繼續學習的、經驗的,但在新知的短短半年,我看到自己比想像的更有力量,這是一段充滿精力並且一直在進行思考的時光。謝謝每一個讓我來到新知的機緣,以及每一個影響我或被我所影響的人們。


圖2:左起為念澄、懷仁(念澄朋友)、以及新知培力部主任陳逸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