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出版品

《婦女新知通訊》、《性騷擾完全拒絕手冊》及「性騷擾完全拒絕手冊」網站、「性騷擾一點通」網站、《看見新移民-多元文化小撇步》及網站、《做親密,愛自主-從無法抗拒到積極同意》及網站、《女權火‧不止息:台灣婦女運動剪影-公民影音教材》等出版物;與美麗少年工作室共同出品性騷擾紀錄片《玫瑰的戰爭》DVD。

公共照顧-照顧不是女人的事,而是整個社會的公共財!國家、男性不缺席!

照顧不是女人的事,而是整個社會的公共財!國家、男性不缺席!

以全責照護撐起長照第一哩路,讓家屬/照顧者、病患、醫院看護三贏

臺灣的健保制度與醫療水準受到國際肯定,然而住院期間的看護品質一直是公部門的三不管地帶,病患與家屬只能「自食其力」,錢自己出、人自己聘、品質自己管,然而一天2000元起跳的看護費,並不是人人都出得起,家屬或病患聘了看護,卻也不一定有經驗、能力與時間,與看護、院方頻繁溝通,讓病患獲得有尊嚴的照顧與良好的術後復原效果。術後住院通常只是剛進入長期照顧漫漫路的第一哩路,許多照顧者與/或長照需求者卻因制度缺失,常常在第一關就元氣大傷。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在2020年總統大選前,便開始力推「全責照護制度」,希望合理調漲健保費,將住院看護成本納入健保給付。根據家總的計算,以1名專業照顧服務員照顧4位病患、三班制、每位照顧服務員年薪50萬推估,每年健保給付調高至188億即可支應,換算下來每位民眾每天多繳2至3元的保費,便可大幅改善術後住院的照顧品質,且人人皆可受益,家人需住院也不必再擔心荷包不夠深、找不到好看護。

今年(2020年)8月期間,陳時中部長公開表示,「健保改革」是其任內的重大任務,家總遂與婦女新知基金會、台北市產業總工會、中華民國老人福利聯盟、台灣失智症協會遂於8月20日共同召開記者會,請陳時中部長務必將全責照護制度納入健保改革議程。

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周于萱出席記者會,指出目前的醫院看護,通常由與醫院合作的看護仲介引介給家屬,看護仲介抽佣3%-5%,不過一但家屬與看護溝通不順甚或出現糾紛,仲介往往不願出手處理,家屬還必須自己花費心力時間面對,對家屬和病患來說,在醫院聘看護,沒有任何保障,只能燒香拜佛希望不要有爭議;另一方面,醫院看護並不在醫院正式編制內,安全防護、勞動條件都毫無保障,院方也不會給予充足的專業照護支援,雖說班排滿收入不錯,但實際上是24小時隨時待命,換算下來時薪並不高,是用肝換錢的工作,萬一病患出事說不定還要負全責。換句話說,現行制度下,家屬、病患、看護三方皆輸。

周于萱強調,完善的全責照護制度,應該由政府和醫院積極負起管理責任,讓家屬不必高度耗費心力時間在醫院看護的安排與監督上,並保障看護的基本勞動條件,工時、加班費、休假應遵守相關勞動法規,月薪應至少三萬四起跳。有良好的勞動條件,才有資格談照顧品質,照顧品質佳,病患才能順利復原,家屬才能安心,不必因為家人住個院,就勞神傷財,請假請到工作不保[1]

爸爸不是「幫忙媽媽」照顧小孩!推動支持「父嬰連結」的制度與修法

在傳統性別分工下,嬰幼兒照顧更是長期以來與女性身為母親的身份綁在一起,以至於女性不是在家庭與就業的困境中掙扎,就是必須放棄正規收入與工作保險及退休金等等穩定的經濟保障,唯一能打開這個死結的公共托育服務,在台灣嚴重缺乏,於是個別女性只能在市場上尋找家外托育服務,昂貴卻沒保障。也因此要求政府透過重分配政策,挹注公共資源建立普及、優質、一般民眾皆可負擔的公共托育服務,一直是婦女新知基金會的倡議重點。

近年,我們更納入勞動職場權益的倡議。要打破傳統性別分工,不只是支持女人保有發展職涯的權利,更要反思「工作優先」的職場文化,讓整體職場文化與制度認可「身而為人就該有個人生活與家庭照顧的空間與時間」這件事,特別是不再要求男性事事以工作優先,在工作之外擁有個人生活,能夠彼此照顧,是所有人的事。

因此,今年父親節前夕,我們特別於8月4日出席托育政策聯盟倡議的「產後第一個月,產婦配偶請第一個月的育嬰假,留職停薪津貼從原六成提高到九成」記者會,又在8月7日與生育改革行動聯盟及跨黨派立委共同召開另一個記者會,倡議修正性別工作平等法,給予孕婦配偶五天有薪陪產檢假。

在托育政策催生聯盟主辦的「照顧責任不應分性別」記者會上,婦女新知基金會政策部主任覃玉蓉分析,許多國家的育嬰假只給母親,或者給母親的請假天數比給父親的多,相較之下,台灣的育嬰假更「性別平等」,因為不管是母親或父親,享有的育嬰假天數和育嬰留職停薪津貼,都是一樣的。但是法律多年實施下來,爸爸請育嬰假的比例仍然只有17%,遠低於媽媽的83%。這主要是台灣的文化習慣和相關制度,仍只強調「母嬰連結」,沒有強調「父嬰連結」的緣故。少數願意在孩子出生後,積極建立「父嬰連結」的爸爸,則要完全靠個人努力和意志力。

例如她去年生產後,產假期間她的先生和她一起照顧新生兒、沒有分房睡,先生一樣半夜兩小時要起來餵奶一次,白天還是繼續上班。所以問到他們家要不要生第二胎,最反對的其實是他先生!因為他不想要再經歷一次蠟燭兩頭燒的痛苦。如果先生也可以有國家支持的「一個月九成薪育嬰假」,相信他的父嬰連結不會建立得這麼辛苦。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若有這樣的國家制度支持,也會是把男性從「豬隊友」變成「神隊友」的關鍵。

婦女新知基金會和生育改革行動聯盟更認為,除了支持家長在照顧新生兒時就共同合作、平等分工,也應該在孕產階段就鼓勵配偶/父親的參與。WHO的歐洲辦公室在2007年出的一本報告[2]中,就提到參與產檢過程對父親來說是與胎兒產生連結的重要過程,看著孕婦照超音波,是爸爸在孕期可以去感知孩子正在成形的唯一管道,而父親若能積極參與懷孕與生產過程,接受完整的產前及新生兒照護教育,並在產後調整工作以兼顧家庭,對於母嬰健康都有非常正面的影響。

因此,這份報告建議各國在孕產過程就應給爸爸/配偶更多支持,不但醫療體系要鼓勵父親參與,職場制度也應該支持男性勞工有更多權利好好照顧自己的家庭。特別是當今談所謂的「家庭工作平衡」,焦點常常只放在女人身上,無形中反而不斷強化女人和家庭照顧的連結,不利於職場性別平等和家務照顧平等分工,所以談到職場制度改革,應該更重視、強化爸爸/配偶在家庭照顧上的角色,讓所有勞工不分性別,都能同時是就業者也是照顧者。

然而,依照台灣現行的制度,只有孕婦能享有五天有薪「產檢假」,孕婦的配偶只能自己請無薪的事假,或者用已經很少的特休假參與產檢。

表:目前性別工作平等法賦予孕產婦及配偶的產檢、生產相關請假權利

 假別 

給孕產婦

給配偶

 產檢

 五天有薪產檢假 

無,待修法!

 生產

 兩個月有薪產假 

 五天有薪陪產假 

於是今年(2020)父親節前夕,婦女新知基金會和生育改革行動聯盟邀請民進黨立委洪申翰、國民黨立委蔣萬安、時代力量立委邱顯智等跨黨派男立委,召開「孕產過程配偶不缺席 給我五天有薪陪產檢假」記者會,主張修改性別工作平等法,給爸爸/配偶五天有薪「陪產檢假」。會後民進黨立委范雲、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兩位委員也在臉書表達支持。我們也會持續倡議,以期修法盡快通過。

[1] 根據衛生福利部106年《老人生活狀況調查》,有在工作的家庭照顧者中,高達32.12%表示工作會因照顧家人受到影響;在成為家庭照顧者之前有工作的人,則有高達35.32%表示自己正是為了照顧家人而辭去工作,女性因照顧家人而辭職的比例,比男性高將近兩成,前者比例43.93%,後者為24.42%,女性受到的衝擊明顯大於男性。以台灣社會高齡化之快速,將有越來越多人開始擔起長期照顧的壓力,可預期其中女性佔多數,因此除民間團體正在推動之「長期照顧安排假」之外,各項因應高齡化趨勢的相關政策都應儘速推出,其中也包括完善全責照護制度。

[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7. Fatherhood and Heath Outcomes in Europe. Copenhagen: WHO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 網址:https://www.euro.who.int/__data/assets/pdf_file/0017/69011/E91129.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