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出版品

《婦女新知通訊》、《性騷擾完全拒絕手冊》及「性騷擾完全拒絕手冊」網站、「性騷擾一點通」網站、《看見新移民-多元文化小撇步》及網站、《做親密,愛自主-從無法抗拒到積極同意》及網站、《女權火‧不止息:台灣婦女運動剪影-公民影音教材》等出版物;與美麗少年工作室共同出品性騷擾紀錄片《玫瑰的戰爭》DVD。

【記者會】不是媽媽照顧,就是阿嬤照顧,母親節誰快樂?婦女新知基金會母親節記者會

時 間:2016年5月6日(週五)上午10:00

地 點:立法院中興大樓103室(台北市濟南路一段3-1號)

主持人:莊喬汝(婦女新知基金會代理董事長、律師)

發言者:

余小姐(家長)

小齊(障礙者家長)

陳小姐(家長)

尤美女(立法委員)

陳曼麗(立法委員)

林靜儀(立法委員)

李彥秀(立法委員)

洪慈庸(立法委員)

洪惠芬(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

去年母親節,婦女新知基金會事先做了一個「友善生育職場大調查!#自己的職場自己評」,發現女性勞工在職場上,依然普遍面臨職場生育歧視,不但許多人面試時仍然被面試者詢問是否有生育計畫,懷孕請產假、育嬰假依然困難重重,經常面臨雇主刻意刁難,包括扣考績、薪資停漲、需自己找職代才能請假、必須答應育嬰假結束後無條件接受職務調動,或是自行離職。於是,我們在母親節前夕召開「勞動部不願面對的真相─職場媽媽的N道陰影」記者會,公布調查結果,要求勞動部改善,並計劃針對地方政府展開監督。

政府政策不但在職場為難女性,更在托育方面與傳統性別分工結合,讓許多媽媽們身陷困境。因此,年初我們展開托育經驗的徵文活動,蒐集到許多寶貴的家長心聲,刊於上一期《新知通訊》,並投書網路媒體呼籲社會重視公共托育。

今年五月母親節,我們進一步以「不是媽媽照顧,就是阿嬤照顧,母親節誰快樂?」為記者會主題,指出台灣托育政策實施多年,但主要照顧者只是從母親逐漸變成阿嬤,在不同世代的女性之間轉移,政府和企業雇主分攤的照顧責任,一直都沒有提升。政府不提供民眾都能負擔得起、品質令人放心、普遍設置的托育服務,卻一直要女人生,讓女人接下照顧責任,只是把女性的身體和照顧勞動當成國家經濟發展的工具而已,遑論性別平等。

因此,我們提出三項訴求,要求政府建立完善的托育體系:

  1. 0-2歲居家保母、公私協力托嬰中心與私立托嬰中心,各縣市應落實收費定價,並由中央及地方共同加碼補助各種托育服務,將一個小孩的托育費用壓在家長可支配所得的10%以下,降低家長送托門檻;再搭配合理的管理與定價,強化托嬰中心教保人員薪資待遇、勞動條件保障,讓家長能夠安心托育,並逐年增加家戶外托育服務涵蓋率至全部0-2歲幼兒人口的三成。

  2. 中央政府不該再無視縣市/城鄉差距以及破碎的托育體系,應立即出面整合,視各地方財政能力與服務發展狀況,給予不同程度的補助與協助,讓家長與幼兒不因戶籍地不同而承受不合理的差別待遇。

  3. 增加性別工作平等法23條罰則,加強企業之社會責任:250人以上企業一定要有設施,該設施需比照公共托育規模,如員工需求不足,則開放周圍民眾使用。而且員工有權選擇措施或設施;原有補助門檻下修到30人。

我們並邀請三位家長出席記者會,談自己在幼兒托育上遇到的困境。新手媽媽陳小姐說,台灣地方政府的托育政策各自為政,福利差很大,福利優厚的縣市以嚴格的條件阻擋福利移民。這樣零碎的托育政策,根本是懲罰像她這樣離鄉背井到城市打拼、找不到熟人可以寄戶口、還要辛苦繳房租的年輕家長;希望未來新政府能夠出面整合零碎的托育體系,讓各地家長與幼兒權益一致,降低家長近用托育服務的門檻。

/圖片1/家長陳小姐期待中央能出面整合零碎的托育體系

另一位職場媽媽余小姐說,小孩出生不久曾想送到公共托嬰中心,但名額實在太少抽不到,候補排到兩百多名,等排到小孩也長大了,只好交給娘家阿嬤照顧,但也心疼自己媽媽的辛勞。余小姐說,政府不該一邊呼籲大家生小孩,一邊又不顧家長工作辛苦,希望新政府能建立完善的公共托育體系。

最後一位家長小齊,本身是一位障礙者、自由工作者,太太從事服務業,已經請了半年育嬰假,最近要開始找托育服務,由於自己家庭的狀況,希望托育時段能夠彈性安排,一般托嬰中心無法配合,因此想找熟識的保母,但由於保母沒有加入友善計畫,有些補助領不到,算下來每月托育費用佔掉收入的三分之一,還不如太太辭職在家帶小孩,不然也不知道能怎麼辦,期待政府的托育政策能夠減輕家長負擔。

/圖片2/家長小齊希望政府能減輕家長托育負擔

多位女立委當天現身記者會,包括洪慈庸委員、尤美女委員、陳曼麗委員、李彥秀委員、林靜儀委員,並表示將督促政府實現記者會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