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聲明】賴總統,請不要將女性移工的血汗,當作台灣婦女職涯的解藥

賴清德總統日前接受自由時報專訪,指為釋出婦女勞動力,將放寬個別家庭聘僱外籍幫傭條件

我們想特別提醒賴總統,台灣家庭聘僱的移工超過99%是女性,而台灣是有通過《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的國家,每四年邀請國際婦女人權專家來審查我國保障婦女人權的進展,而每四年、一直到現在,國際婦女人權專家一定會針對台灣政府在「保障外籍家事勞工權利」一事上「尚未取得任何進展」特別提出結論性意見與建議。

台灣自從1992年引入外籍看護工、家庭幫傭,迄今二十多萬人仍未適用勞動法規保障,移工團體、人權與婦女團體多年來不斷反應、抗爭,指出家庭聘僱的移工不受最低工資規定保障、工作時間與休假亦毫無規範與保障、居住於個別家庭中時時面臨隱私侵害、性騷擾、性侵風險、從母國到台灣遭仲介高利借貸、層層抽成等問題,政府始終提不出解方,形成法外奴工黑洞,政府勾結仲介剝削移工、壓榨人權的民間傳言不斷,嚴重傷害台灣的國際形象。

日前王美玉、王幼玲、紀惠容三位監察委員才釋出調查報告,指出移工遭雇主家屬性侵未通報還被迫和解,甚至有強制性交罪通緝犯能合法聘僱移工的案例,對勞動部、嘉義縣政府、基隆市政府提出糾正。個別家庭聘僱移工的制度,早已是國家級的婦女人權之恥。

請問行政院、行政院性平處以及負責督導性平業務的政委、勞動部,是否曾盡責地提醒賴總統,《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要求所有承諾遵守公約的國家,都要負起保障女性人權的義務,包括所有非本國籍女性以及移工?請問明年年中即將再次登場的《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國家報告審查,我國政府要怎麼向國際婦女人權專家說明,為何政府不但在「保障外籍家事勞工權利」一事上依然「尚未取得任何進展」,總統還指示擴大使用國內外各方認證侵害女性人權的制度?

除了人權保障上的理由,把「放寬個別家庭聘僱外籍幫傭條件」當作「0到6歲國家一起養2.0」也對國人十分不公平且缺乏永續考量。東亞國家同時面臨快速高齡化、產業缺工的問題,所有國家、各種產業都在搶國際移工,在可見的未來,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賴總統此時卻將「聘到移工讓女性能出去工作」的壓力放在個別家庭身上,讓台灣家庭開出勞動條件,去跟東亞各國、各產業搶工,請問政府是否評估過,是哪些家庭能開出更好的的勞動條件、搶得到移工呢?請問總統,為什麼要將這麼龐大的壓力放在台灣民眾身上?這樣的政策能促進社會團結嗎?還是迫使整體社會在富/不富、本籍/外籍的區別上持續分裂?

幼兒學前亟需令人安心的托育,但兒虐事件頻傳,顯見政府的托育品質治理模式仍須改善,特別是0-2歲公共托育仍不足且有十分嚴重的城鄉落差女性的平均薪資仍然低於男性,可以想見當家庭照顧壓力緊繃,往往優先犧牲女性的職涯機會,但政府缺乏積極縮減性別薪資差距的政策,多年來靠女人自己努力,性別薪資差距從2011年的17.9%降至2024年的15.8%,降幅11.73%,相比之下,由國家推出政策縮減性別薪資差距的歐盟27國,同時期性別薪資差距從16.2%降至12%,降幅高達25.93%,我國政府卻每年還沾沾自喜地跟相對不重視職場性別平等的日本、南韓、美國比較,強調台灣多棒,但事實是我國政府沒有政策,所以棒的也不是政府

台灣普遍高工時,也非常不利職場性別平等與合理的家務分工,在追求高工時的職場文化中,男性更容易符合「高度配合雇主加班」的「理想勞工」條件,女性則往往被視為備位的次級勞動力,加薪與升遷速度緩慢、维持全職工作門檻更高,甚或必須完全離開職場,使女性晚年陷入貧困風險增加。唯有降低整體工時,才能撐出更寬廣的可能性,支持男性參與照顧,讓職場與家務分工更平等,破除傳統的性別刻板印象。

面臨產業缺工,政府要支持、鼓勵女性就業,有非常多不同的政策選項,賴總統卻選了一個最糟的做法。托育品質與公共照顧普及、積極縮減性別薪資差距、降低整體工時,這些才是「0到6歲國家一起養2.0」應該投入的政策。

去年10月底,我們與移工團體、身心障礙團體、人權團體夥伴,抗議立法院國民黨黨團提出80歲以上長者免巴氏量表可直接申請看護移工的修法,當時我們在記者會上直言國民黨團的修法「大規模開放家庭看護移工市場,就是想擴大奴工市場,來解決台灣的長照,別忘了看護移工99.9%是女性,不改善移工人權卻只想要擴大這個剝削的市場,無視人權價值,也是不折不扣的性別歧視」。非常不幸,賴總統如今居然提出與國民黨邏輯相同的政策。

1991年,婦女新知基金會創會董事長、時任董事李元貞在《婦女新知雜誌》發表了一篇文章〈開放外籍女傭不是辦法!——積極規畫婦女政策才是正途〉,即指出當時規劃中的外籍幫傭制度,要求外籍幫傭從事24小時低薪的不人道工作,可謂奴隸制的殘餘,在市場競爭下,國內女性幫傭的收入也會因台灣社會剝削外籍女傭而大受打擊,而廣大勞工家庭其實請不起外籍幫傭,因此這樣的人力市場只能嘉惠少數富貴人家,凸顯社會不平等的現象。我們萬萬沒想到,34年前婦運前輩的提醒,今日竟然還能用上;而去年才對立法院國民黨黨團提出的批評,如今要再對賴總統說一次。強烈呼籲賴總統重新思考「0到6歲國家一起養2.0」的政策方向,勿再走上破壞社會團結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