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建議】以性別平等與民主價值鞏固對抗中國威權崛起的堅實防線
歡迎下載完整政策建議書(中英雙語版)https://www.awakening.org.tw/downloads/149
台灣的婦女運動發展是跟民主化運動並肩而行的,婦女新知基金會自成立以來從事推動女性權益與性別平等的倡議工作,都根植於台灣在地的經驗、現象與前景。
中國對台灣的政治與軍事意圖向來非常明確,並且隨著台灣民主的持續發展、隨著中國這樣的專制政權在全球視野中崛起,台灣與中國的複雜關係成為各方辯論的焦點。
近年中國的各種對台工作、軍機船艦越過中線成為日常,資訊戰、金融戰、經濟戰、科技戰、心理戰逐步開展。
國內外也越來越擔憂中國也許真的會採取軍事侵略行動,台灣社會與政府展開關於民防、關於提升社會韌性的討論,但這中間也出現關於反戰、關於民主無用的這些辯論。
此議題牽涉多元且複雜的專業,包括對國際政治經濟局勢的理解、對現代戰爭的想像,也包括台灣人對中國的情緒與認知定位有多元光譜存在,在不斷演變的局勢當中,我們相信有許多性別觀點值得被點出,也有不少性別議題有待探索。
而我們對於中國的權力運作邏輯、政府統治機制、中國當局怎麼看待自己的國內外局勢,以及台灣的民防與國防政策,都還不夠了解。
今年很感謝弗里德里希諾曼自由基金會在台辦事處的支持,讓我們可以開啟這些討論。
我們總共舉辦了四場共學活動,讓關注女性權益與性別平等議題的民間團體之間的可以互相激盪、交流:
第一場我們就邀請常年做中國研究的沈秀華老師來談「 為什麼認識中國很重要?民間團體可以如何認識中國?中國的對台政策為何?」。
第二場透過秀華老師動員人脈與大量的行政資源,邀請了多位來自中國的女權運動、性少數運動者,與台灣的婦女與性別團體對話。
第三場活動,我們邀請黑熊學院的何澄輝老師談台灣的民防,以及分享台灣公民團體可以如何監督民防與國防政策。
最後一場則是中研院民族所的劉文老師談「女性主義與戰爭想像:民防作為一種公民運動」。
這四場活動下來,我們有幾個重要發現:
【公民社會是確保台灣民主韌性的關鍵力量】
在中國專制政權崛起的脈絡下,須確保台灣公民社會的多元性,維持並加強其深化台灣自由、平等、民主、人權價值的能量,以對抗中國政權在台灣社會中傳播「民主無用論」。
其中婦女與性別團體的參與必不可少,基於女性主義與性別觀點對平等與自由價值的重視,以及對交織性與多元性的高度關注,從各面向上深化台灣民主。
【婦女與性別團體對於兩岸局勢關注仍少】
婦女與性別團體經營、推動的議題雖廣泛,仍極少關注中國政權與國際局勢發展。
台灣民主運動為女人打開公領域說話的權力,婦女運動須與民主運動聯合對抗專制。
若民主體制遭到破壞甚至不復存在,將直接衝擊女性與少數群體的政治參與權、經濟與社會權利等基本人權。
台灣的婦女與性別團體經營、推動的議題雖廣泛,仍極少關注中國政權與國際局勢發展。
我們亟須學習並了解中國專制政權的運作邏輯、國際局勢發展、民防與國防相關政策,以防衛台灣民主體制、對抗中國影響力的原因。
【民防政策需與多元社會接軌】
台灣女性雖極少以國防、民防作為其專業,但對於國際、台海情勢的變化,以及面對可能發生的衝突,仍有一定的關注與行動意願。
然而女性在正式的民防編制中佔比極少,且國家體制下的軍事與戰爭組織,又高比例由男性組成並主導決策,缺乏性別觀點,甚至與社會脫節、相對缺乏民主基礎。
台灣目前仍然缺乏基於性別觀點的和平/戰爭論述,也缺乏從性別觀點去思考、改革民防、國防政策的面向,這也是各方力量需要合作來推動促成的。
【結論建議】
最後我們在政策建議書提出三點建議:
第一就是台灣政府「備戰」應納入性別、人權與多元觀點,建立民主參與機制;
此外,應該強化台灣公民社會如婦女與性別團體「備戰」相關之政策與治理機制的國內外交流、學習及參與;
要厚實台灣公民社會與國際社會基於性別、人權價值的持續性連結以及因應台海局勢變化的論述能力。
歡迎下載完整政策建議書(中英雙語版)https://www.awakening.org.tw/downloads/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