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同志遊行發言稿】眾志成城:人民賦權,堅持捍衛基本價值-女性的賦權與參政

來到遊行現場的朋友們大家好,我是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覃玉蓉,非常感謝第22屆同志遊行主辦單位邀請我們,來這裡談女性的賦權與參政。婦女新知基金會在1982年成立,關注的議題非常多而且廣泛,推動#女性參政,是新知非常早就在關注的元老級議題,三十五年前,1989年新知從事婦女運動的主軸就是女性參政,我們稱那一年為「婦女政治年」。

新知近年在推動女性參政的聲明或記者會主張,一定包含兩個部分,第一個主張是#掌握權力的政治人物,#應該要有清楚的性別平等與人權意識,另一個主張,就是要#讓更高比例的女性與來自多元背景的人,#能擔任掌握權力的政治職位,我們的立場是這兩個主張同樣重要。有些人會質疑說,政治人物有性別意識就好了,為什麼一定要是女的呢?為什麼一定要是多元性別呢?為什麼一定要是新住民呢?為什麼一定要是身心障礙者呢?只要有性別意識跟人權觀念,即便平均62歲、四分之三以上都是男性的組成不好嗎?

當然不好。我們期待政治人物有性別意識跟人權觀念,這是必備條件,同時,掌握權力的人,身份背景也應該要多元。聽起來很像女權自助餐,什麼都要,但其實不是,#讓身份背景多元的人也能夠成為掌握權力的人,#既是為了平等,#也是為了民主,因為民主價值的實踐,就是讓任何人都能平等地參與政治,任何人都可以參與公共討論,可能勢不兩立,也可能說服他人或者被他人說服。

掌握權力的人來自多元背景,也會打開我們政治想像。我舉一個例子,在台灣出現第一個女總統之前,像我小時候,幾乎沒有聽過有小女孩說,我未來的志願是當總統,比較多會說一些傳統上女性佔多數的職業,例如我要當秘書,我要當老師。但最近我陪五歲的女兒聽podcast節目,一個非常受歡迎的節目,母女兩人一起講故事給其他小朋友聽,有一集節目,媽媽跟女兒聊一聊,突然問女兒說,妳長大以後想做什麼?女兒不假思索的回答,我以後要當總統,當下我非常驚訝,這跟我這一代小時候的願望非常不同,但一想又不那麼驚訝,因為這個小女孩從出生長到這麼大,她認識的我國總統一直都是一位女性,而電視上出現的政治人物,非常多是女性面孔。

每年都有來自其他國家的婦女團體,來拜訪新知,她們想知道台灣怎麼推動女性參政,她們也會分享自己國家的情況,例如她們國內女性政治人物很少,政治領域裏很難討論性別平等議題,絕大多數男性政治人物並不在意性別議題,甚至只要女性國會議員替性別平等價值發聲,就會被指責,說妳是不是為了自肥才主張性別平等?她們也常常提到,因為女性很難進入政治領域,她們國內女性政治人物沒有可以學習的楷模,不是要學著當個傳統的男性政治人物,就是要掙扎地走出自己的路。掌握權力的人背景太過單一,就容易發生類似的情況。但是如果掌握權力的人,來自非常多元的背景,整個社會就會下意識地知道,#不同群體的生命經驗與觀點,#在公共領域中被重視,#多元發聲,彼此交會,#本來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台灣的政治領域越來越重視多元,當然我們認為,想要繼續邁向平等,還有非常大的努力空間,掌握權力的人有沒有性別平等意識,是不是重視人權,也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我們深信這既是一條爭取性別平等的路,也是一條讓台灣民主更加成熟的路,再一次謝謝同遊的主辦單位,在遊行現身的各位,讓我們繼續為此努力前行,謝謝大家。

最新消息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