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為什麼內閣與國安團隊這麼男會是個問題?

(圖片翻拍自賴清德臉書粉絲專頁記者會直播影片)

自上週二準閣揆卓榮泰公布了全數男性的新任內閣成員後,今日公佈的國安團隊又是全數男性,再次造成視覺上的衝擊。

視覺上的呈現向來有高度政治意涵,準內閣成員一字排開全數男性,卻從沒出現過一字排開全數女性的場面,傳達的政治意涵就是「即將掌握大權的多是男人」。準閣揆卓榮泰以這種方式介紹新內閣成員給所有民眾,正是在告訴所有台灣民眾:「身為即將上任的行政院長,我並不在意即將掌握大權的大多是男性這件事。」很難想像任何有經驗的政治人物,不了解這一層政治意涵。

重大權力絕大多數在男人手上,只是傳統權力結構的延續,毫無創新可言,這也是為什麼在「行動創新」四個大字前站了一排男性,有其可笑之處,既違背民主也毫不進步,正好再次坐實多年來民進黨保守化的質疑。保守的民進黨要如何與保守的國民黨與民眾黨進行區隔,在四年後再次接受民主檢驗,就是準總統賴清德的難題了。

也許有人認為這次公布是國安團隊,「國安團隊、全數男性」難免,畢竟國防外交長期以來是男性為多的領域,但此一說法完全抹滅這些領域裡優秀女性工作者的貢獻與努力,也讓本應在各領域積極提拔多元背景人才的掌權者能順利卸責。

再者,如果「某個專業領域男性為多」就可以正當化某部部長長期以來都由男性擔任,就很難理解不少專業領域明明女性為多,其部長為何還是長期由男性擔任?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我國各級女性教師佔了所有教師人數的七成,卻從來沒有出過任何一個女性教育部長;社工人員與護理人員也都是女性為多的專業,衛福部成立以來一樣沒有出過任何一位女性部長,可見權力分配邏輯並不在此。

最後要提醒,國安團隊的性別比例與其成員的性別意識,有實質上的重要性。台灣是一個時時處於戰爭威脅的國家,備戰與戰時安置能否更切合女性與多元性別的需求,以及軍事軟硬體設施是否足以容納多元背景的軍事與後勤人員、便於臨時的軍事調度等等未雨綢繆的思考,非常仰賴性別觀點的融入。

正因如此,國際上關於備戰、安全與軍事行動的討論,十分重視女性在各個決策階層的實質參與,甚至已融入許多國際組織與軍事合作協議的議程當中。國安團隊的性別比例是否合理、性別意識是否足夠,更不該輕輕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