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 電台專訪】疫情與性別

電台專訪/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 覃玉蓉
圖文整理/婦女新知基金會實習生 邵思宇

疫情延燒了兩年餘,很多從事服務業之女性或是非典型就業者 都飽受衝擊,加上小孩進入停課復課停課復課的輪迴,家長時不時需要休假看顧,但實在沒有這麼多假期支應,常常都必須扣到自己的假期……

​台北電台於5/11邀請到 #婦女新知基金會 秘書長覃玉蓉,來跟大家聊聊疫情期間,女性及非典型就業者受到的衝擊與困境。

疫情下被隱形的困境:照顧假不給薪,家庭照顧者的兩難

最近兩年疫情嚴峻時,學校經常不規律地停課,很多家長因而必須憂慮孩子的照顧問題——覃秘書長指出,孩子的照顧需求對於媽媽的工作衝擊尤其大:不少媽媽表示已經嚴重影響職場,再這樣下去不如辭職;而經濟上沒有彈性的家長也只能盡量送托,不得已時才暫時請假,否則若半個月來只復課一天,那就會將近半個月都沒有收入。

覃秘書長談到,疫情下每個人分擔風險的能力是有差距的;有人連最便宜的防疫險都買不起,有些家庭少了一天的收入都不行,弱勢單親家庭尤其被擠壓、左支右絀。政府希望能維持日常經濟運作,然而若要大家投入職場、走向與病毒共存,政策體制更要能接住每個有風險的人,#避免加劇既存的社會不平等。

請照顧假沒有收入,對於性別平等造成了什麼衝擊?

疫情的衝擊就像一把放大鏡,擴大許多既存的的性別不平等問題、使其浮上檯面。除了承載家庭照顧壓力外,最受衝擊的餐飲業、服務業也以女性居多,導致去年疫情最緊張的幾個月,台灣女性的失業率飆高到超過男性,兩性的薪資差距也在去年擴大。政府的統計資料在在指出疫情對女性收入、職涯的影響,然而政府目前既沒有相關報告檢視去年嚴重惡化的性別平等情形,亦無發布任何相應措施來改善政策。

多年來,新知和各個團體跟政府請命 #家庭照顧假應該要支薪;雖然不少立委已經提案,然而因勞動部的行政草案還沒送進立院,因此始終尚未審查。

我們稍晚才開始與病毒共存的進程,可以參考其他國家的照顧假制度嗎?

有些國家的家長,在孩子15歲前原本就有有薪照顧假可以請,而遇到疫情後再調整增加每年可請的有薪假天數;其薪資補償的財源多來自於工作的保險,或由國家與雇主共同負擔,且由政府負擔的比例有增加的趨勢。倘若原先照顧假的制度完善,能保障收入、彈性請假——這些國家的家長就較有餘裕來應付照顧需求。

覃秘書長認為,我們不一定要照抄他國制度,但制度背後「支持每一個人」的精神值得學習。台灣當前放的假很少、沒有支薪,政府也缺乏所需的財源規劃;而當疫情席捲,政府相應增加的也都是無薪假,使家長必須在小孩與收入之間做出艱難的抉擇。

勞工,不但是一個勞動者,同時也可能是一個照顧者——疫情下,不少服務團體、社工人員工作家庭兩頭燒,但政府缺乏常態性的支持措施,紓困方案也沒照顧到這塊。#政府應負起照護的責任、#妥善規劃財源,並可以連同懷孕生產的照顧假,如陪產、產前、產檢等,共同納入討論。

面對現狀,我們能怎麼行動,讓政府官員聽到人民的心聲?

聯繫民意代表、寫部長信箱、打電話給政府機關——最辛苦的家庭照顧者、工作者,很可能無暇、也沒有資源來反映困境;但如果是行有餘力者,寫個信、打個電話……這些行動也是在幫無法發聲的人發聲,吐露困境與需求。

這樣的行動是非常重要的,請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改變的不只是一個人,而是無數個家庭、整個社會的未來。

最新消息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