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投書】想要年輕人多生育,就別把年輕人的困境當成玩笑/覃玉蓉

文/覃玉蓉(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

民間團體日前召開記者會,針對政府成立「衛福部少子化辦公室」提出諸多建言,其中最重要的主張,是呼籲政府建立普及、平價、優質的公共托育服務,讓家長不因托育問題苦惱,特別是母親不會處在就業與生育間兩難之間。

記者會隔天,衛生福利部長在立法院語出驚人地表示要透過i-Voting了解年輕人不生育的原因。事實上,台灣生育率世界數一數二低,早已不是近年的事,若政府從來沒有做過相關政策研究,只能說政府完全失職。

而若政府已經做了政策研究,卻不參考、不持續更新進度,還以為花錢做i-Voting能更了解問題所在,顯然不是自以為幽默,就是連推動政策的基本常識都嚴重缺乏。

退萬步言,官員只要多看看幼兒家長社群的討論,就可以了解低薪、高工時、高房價與高房租、托育問題、公共無障礙設施缺乏,交通設施、公園、餐廳,都不利於育兒家庭自由進出;職場生育歧視造成的工作不穩定、升遷不易,加上傳統性別分工仍然普遍,讓母親經常身兼就業、家事、育兒疲憊不堪等等,都是目前家長的痛處!

年輕人看在眼裡,生不生小孩,當然得三思而後行,以免被指著罵「生了怎麼不負責」。政府必須積極解決這些結構性問題,才能讓年輕人安心生小孩。

至於資源要如何挹注,以建立平價優質的托育服務?民間團體之間其實仍有辯論,特別是因為目前零到兩歲公共托育可區分為「居家式托育」(社區系統保母)與「機構式托育」(公托中心或稱公私協力托育中心)。

其中一種主張認為,政府應該將主要資源投注在「居家式托育」而非「機構式托育」,因為「機構式托育」成本高於「居家式托育」,不容易普設,家長再怎麼排隊也排不到,且「機構式托育」的需求大多集中在都市,若政府資源大量集中在此,將造成城鄉差距擴大。

但我們主張政府應該投注資源於各種家長需要的公共托育,不需僅專注於一種特定的服務模式。每個家庭狀況不同,家長要選擇哪種托育模式,其實各有不同的理由。

況且,由於少子女化,每年出生新生兒經常不到20萬,政府進行定期普查並不困難。透過完善的普查,了解各地家長需求,提供足夠的資源,建置符合在地需求的多元公共托育服務,就能避免城鄉差距,讓所有家長都不會因為托育費用高、托育地點離家遠、托育品質不好,而不敢送托,這並非做不到的事,只是要不要做而已。

目前的研究顯示,零到兩歲小孩高達八、九成是家人自己帶,而且所得月有限的家庭、母親收入低於父親的家庭,有越高的比例是自己帶;至於收入越高的家庭、母親收入高於父親的家庭,自己帶、送出去托育、爺奶帶等各種托育選項的比例則較為平均。

這數據表示家長托育的自由選擇空間,某種程度取決於家庭收入高低與母親經濟獨立程度。當母親的收入相對低,而托育費用又高時,家庭的決策就會以「反正他賺的錢也可能剛好付托育費」的邏輯,要收入不高的母親退出職場,在家帶小孩,這對那些收入已相對低的家庭,在增加養育小孩開銷又減少一份薪水收入的狀況下,可想經濟壓力之大。

也因此,擴大優質、普及、平價的公共托育是當務之急,尤其是在物價持續帳幅,而薪水甚至減少的狀況下,公共托育是家庭生活水平及決定是否生育小孩的決定關鍵。

若說少子女化已是國安危機,本著平價優質近便的公共托育主張,政府就該在家長找不到居家保母的地方,鼓勵設置居家托育、加強媒合與品質管理,在公共托嬰中心排隊人數高達收托人數兩三倍以上的地方,增加公共托嬰中心、確保托育品質、保障教保人員勞動條件。

無論增加居家式或機構式托育都有助於解決托育問題,兩者並不相牴觸,政府應該在不偏廢特定托育服務類型的前提下,積極建制公共托育服務。

(原文刊登於2017/4/23關鍵評論網)

最新消息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