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拒絕生產全餐!許台灣媽媽一個溫柔的母難日─婦女新知基金會 發言稿


拒絕生產全餐!許台灣媽媽一個溫柔的母難日


生動盟:孕產婦照護缺乏臨床指引,女人白受十大苦刑


2015.05.07 婦女新知基金會 發言稿


 


母親節即將到來,在一片喜為人母的溫馨祝賀中,懷孕婦女在現行的生育環境中感受焦慮、不安、恐懼與無奈的聲音卻常被忽略。因應少子化,政府持續推出一連串鼓勵生育政策,試圖藉提高生育率解決問題,但卻未正視孕產婦在生育過程中所面臨的困境。這些困境包括,多元生育資源未能普及、友善多元生產環境不完善等,加上近年婦產專科醫護人員短少,嚴重影響孕/產婦的產檢、生產過程及產後照護品質,懷孕女性的生育主體及生產方式選擇權更難實現。


 


2013年起,婦女新知基金會曾多次舉辦記者會,提出生育資源要普及、生產環境要友善多元、盡速完善助產師制度三項訴求,期許建立以產婦為主體的生產照護環境,尊重產婦的需求,在安全的前提下使其自然的生產,避免常規性的生產程序或施以溫柔生產。兩年過去了,我們卻發現政府對此積極度不足,多數沒有新進展或進度緩慢。


 


兩年過去了,持續檢視現有資源提供與婦女在生育現況,我們發現:母嬰親善醫療院所仍集中在都會區,偏遠地區及山區則持續缺乏相關資源;而過去呼籲對於低風險產婦減少不必要措施、使用生產計畫書做為醫師、助產師與孕產婦間溝通工具,有利醫用關係溝通與互動,也常被醫師所拒絕。而人力不足,更是醫界與助產界都曾多次反應無法順利推動友善孕產的重要關鍵;人力不足不僅是對醫療人力的剝削,同時也是對孕產婦無法得到妥適照護的重大影響。


 


有鑑於此,我們要求政府應以維護婦女健康與生育自主為前提,切莫再以牛步敷衍。新知重申三項訴求:


一、政府與醫界團體應制訂並發展本土化的友善生產指導原則,具體落實在臨床措施上,並提供多元生產方式及資訊供孕/產婦知悉、參考。


 


二、為儘速解決人力不足問題,政府應協助建立助產師與醫師的新伙伴關係;盡速立法使助產人力可正式進入醫療機構服務、紓解產科人力荒;輔導並鼓勵民間成立助產所,建立助產師及醫師的合作網絡,建立高危險妊娠的轉診機制。


 


三、整合現有的友善多元生育資源,建立普及的生產資源平台,提供孕/產婦選擇多元的生產方式;特別是針對偏遠地區及山區,應以社區為核心逐一建立孕婦健康資源中心,設置經專業培訓的助產人員,提供諮詢、產檢及接生服務,並建立高危險妊娠之轉診機制。

最新消息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