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女人讀報】曾家忠恕堂 姑婆牌率先上龕

2010.11.30      中國時報              【黃文杰/桃園報導】                    


 


平鎮市建安里曾氏九健公祠堂,也就是外界熟知的曾家忠恕堂,裡頭供奉曾家列祖列宗牌位,與其他宗祠最大不同的是,曾家在一年多前打破傳統女子不入祀的舊觀念,率其他姓氏宗親之先,設姑婆牌並上龕,桃園縣社區營造協會執行長巫秀淇直言「全省罕見」,深具兩性平權的真價值。


 


     曾家忠恕堂在平鎮東勢很有影響力,子孫開枝散葉,現任平鎮市記者聯誼會會長曾振祿是第廿二世,擔任忠恕堂文化館館長的曾昭勳,人稱「阿勳哥」,長期熱心地方文化,「讓公廳不只是公廳」,賦予許多文化意涵,兩年前開始,曾昭勳每次介紹忠恕堂必提姑婆牌,這代表一種開放的新觀念,有劃時代意義。


 


     何謂姑婆牌?根據退休校長吳家勳的觀察,主要是招贅外姓的本族女兒,尊稱為姑婆,另外,就是種種原因一直沒有出嫁,或是出嫁不幸離婚回歸本姓者,以往這些宗族女兒無法入祀宗祠,只能私底下偷偷祭祀。


 


     長期投入研究女子是否入祀議題的吳家勳校長就發現,關鍵在於「香火傳承」觀念深植人心,導致重男輕女。女兒出嫁後,如果生兩個男孩時,婆家若堅持不肯過繼給媳婦娘家,必造成親家失和,也因此民間流傳「抽豬麻仔」,只要生下兩個孩子,一個歸婆家,一個歸娘家,是男是女,事前約定,不能後悔。他說,不婚族日益普遍,假使留在娘家,用心照顧雙親,扶持弟妹操持家務,甚至發揮所長光宗耀祖,對宗族的奉獻遠遠大於男子,百年後子孫們不該知道姑婆的美德懿行?如果把這些姑婆事蹟寫成教材,更是讓所有子弟見賢思齊。


 


     「姑婆牌的重要性不能忽視」!吳家勳說,新竹縣新埔鎮大茅埔吳氏延陵世系,特別在族譜中也將女兒列出,並標明配偶姓氏,這是劃時代最溫馨且具倫理孝思的新做法。


http://news.chinatimes.com/domestic/0,5248,11050609x112010113000232,00.html

最新消息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