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讀報】賺太少 上班族不想生育六成要每月補助1.5萬才有意願
2010.10.18 蘋果日報 王玉樹、王家俊
政府為改善少子化現象,擬推各種獎勵生育,最新上班族生育小孩意願調查結果,卻對此潑了冷水。近8成上班族不會因補助而生小孩或多生,最大原因是錢賺太少,逾6成要補助多一點才願生育,平均希望每月補助約1.5萬元。專家認為,發錢不是唯一方法,提供公共托育較重要。
生育調查
昨yes123求職網公布上月進行的網路問卷調查結果,受訪的3630名上班族中,約1成9無論是否結婚都不想生育,約4成9想生2名小孩;即使政府推出生育獎勵,高達7成9也不會因此生小孩或多生一個。
不想生小孩的前3名原因,依序是賺的錢不夠養小孩、台灣教育體制不健全、擔心孩子學壞或被綁架。近6成認為養一個小孩平均每月需花2萬8千多元,更認為家庭月收入要到8萬5千多元,才有能力生養小孩。
「35歲才生得起」
yes123求職網經理洪雪珍說,大學畢業生起薪2.2萬元估算,雙薪夫妻要工作13年,家庭月收才能達8萬多元,「等於女性要到35歲成為高齡產婦,才生得起小孩。」她指出,調查發現對上班族來說,直接給錢最實際,近8成2希望按月發育兒津貼,其次是補助托育費與提供幼兒教育津貼,平均希望每月補助1萬5千多元。
任職證券業的林文欽結婚20年,家庭月收8萬元,2名女兒都念私校,每學期學雜費10萬元,兒子每月補習費也要7千元。他昨出席記者會時說,政府生育補助每月3千元實在太少,「要就多一點,不然沒意義。」
台灣大學社會工作系助理教授王雲東指出:「發錢不是唯一方法,從公共托育政策著手也很重要。」台灣公私立托育機構比率3比7,跟先進國家7比3相反,如能推動平價公立托育服務,加上適切的托育津貼,可帶動生育風氣。
應提供公共托育
內政部長江宜樺回應,政府規劃要發幾千元育兒津貼,有人認為不能只給錢,應做好公共托育,如只承諾加強其他方面,又有人說發錢最實際,「政府會聽不同聲音,與各部會協調、衡量財源,作為下一階段形成人口政策的依據。」
內政部規劃後年發育兒津貼,年收入30萬元以下弱勢家庭,0至2歲幼兒每人每月補助5千元。目前0至2歲幼兒,其雙薪父母年收入少於150萬元,可享每月3千元保母托育補助,第3胎(及以上)2歲以下幼兒,明年起不再排富;3到4歲幼兒研擬比照每月發3千元保母托育補助,最快後年實施,尚未確定是否排富。
上班族生育意向調查結果
●不生小孩前三名原因?(可複選)
賺的錢不夠養小孩 75.8%
台灣教育體制不健全 38.6%
社會太亂,擔心孩子學壞或被綁架 30.1%
●希望政府提供哪些生育補助?(可複選)
每月育兒津貼 81.5%
托育費補助 68.7%
幼兒教育補助津貼 68%
●政府每月應補助多少育兒津貼?
2.1萬~3萬元 9.1%
1.6萬~2萬元 9.3%
1.1萬~1.5萬元 19.5%
8001~1萬元 19.3%
6001~8000元 5.3%
資料來源:yes123求職網(www.yes123.com.tw)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2894281/IssueID/201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