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讀報】擺脫傳統束縛 菲推校園性教育
2010.06.03 立報 魏世昌
自下學年起,性教育將排入菲律賓全國的課程大綱中。
根據《馬尼拉公報》報導,菲國教育部秘書長夢娜.樊莉斯諾(Mona Valisno)日前宣布,與天主教會和相關人士詳細討論過後,稱之為「青少年生育保健」的整合性教育課程,將率先在各地150所學校實施。
不過,菲國天主教會議(Catholic Bishops' Conference of the Philippines,CBCP)仍堅持其立場,認為性教育仍應回歸學生父母親的管束。
CBCP發言人兼主教基托里奧(Pedro Quitorio)說:「CECP所持的一貫立場是,性教育,特別是未成年兒童的性教育,這責任應回歸到家長身上。」
樊莉斯諾表示,教育部已採取必要措施,從小學開始,將整合性教育課程納入基礎課綱裡頭。
宣導性教育的好處
「我們將繼續這麼做,因為若人口持續爆炸性成長,國家的教育投資將化為烏有。」
她強調,教育部仍持續與持宗教牛耳的CBCP不斷溝通當中,期望最後能達成共識。「我們希望讓對方瞭解性教育有多麼重要,以及學童在校學習該科目的優點為何。」
樊莉斯諾解釋,對所有年輕學生來說,缺乏性教育容易帶來一定程度的困惑或焦躁。她說,性教育科目與國文、數學和自然科學等一般科目無異,都應能夠在課堂上正常的討論與學習。
她表示,與其讓學生自行在網路等充滿不確定性的來源獲取性相關知識,學校教師公開討論成效的確好得許多。
導正觀念 防性病傳播
她說,性教育單元的設計重點會特別著重在提高學生對婚前性行為後果的認識。她強調,課程中不僅僅談性,另將著重在青少年生育保健、青少女懷孕的增加、負責任的父母、性別平等與永續環境等。
教育部表示,青少年的性病傳播以驚人的速度成長,其大多導因於對性的無知。「當學生增加對性行為的認知與給予適當的教育時,就能有效減少患性病的情況。」
在菲律賓,由於缺乏足夠的性教育,青少年性病的數字已達相當令人擔憂的比率。根據調查,從2007年的41例飆升至2009年的218例。
若摒除感染的案例來看,樊莉斯諾表示,菲國年輕人對HIV仍存相當普遍的誤解。而有過婚前性行為的青年數量更多。
今年稍早,教育部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簽署了一份協議。這層合作關係被視為將性教育以「軟執行」的方式實施。目標透過名為「你的力量」(Power of You)計畫,讓學生了解年紀過輕發生性行為的風險。http://www.lihpao.com/news/more_p1.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