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女人讀報】被遺忘的熟男熟女

2010.05.31      蘋果日報                王鏡玲                   


 


最近這些年來熱門的電視偶像劇,幾乎都以青少年、青年為主,其他的「中生代」和「老生代」,則是在劇中被當活道具、跑龍套,頂多當配角,他們無法成為主角。在戲裡是年輕主角的物資供應者、麻煩製造者,以及急難救助者。在電視劇裡經常被妖魔化、扁平化,戲裡無須被理解、只能當綠葉串串場,戲外連上媒體版面,都得包裹在主角公關宣傳的套裝廣告裡。


 


或許因為這些配角們實在演得太出色了,讓觀眾終於想為這些綠葉們抱不平!為何這些優秀的「中生代」演員(30幾到40多歲,不少是金鐘影帝、影后),他們能夠擔任主角的機會,就只是零星的公視單元劇、客家台和大愛台。


 


老是演公式化劇情


 


為何台灣沒有為這群「中生代」好演員打造偶像劇的環境呢?台灣的觀眾難道都只想看「中生代」要不「裝老」和「裝小」、永遠無法成為他們自己的偶像劇嗎?


另一方面原本應由實力派「中生代」演員擔綱的台語八點檔,這些年來卻變成一開始令人期待、後來歹戲拖棚的長壽劇,固定班底老是上演公式化劇情,換湯不換藥、喪失新意,讓演員和觀眾都彈性疲乏、受夠了。


 


這樣的台灣電視劇生態,潛藏對於現實生活的疏離。被台灣偶像劇遺忘的中年熟男熟女題材 ,當然可以在日劇、韓劇當中,找到膾炙人口的好戲。只是,究竟是台灣偶像劇製作團隊對於「中生代」熟男熟女題材視若無睹呢?還是多數台灣的熟男熟女們,拼事業、拼家庭之餘,只想沉醉和消費在現有的偶像劇青春浪漫中,或躲進日韓劇的流行潮流裡。所以,電視台還無法為這些潛在的龐大「中生代」偶像劇消費人口,下決心投資生產。


 


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組織管理學系副教授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2551621/IssueID/20100531

最新消息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