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讀報】未成年懷孕無配套 逼男方落跑
2010.05.26 立報 史倩玲
根據勵馨基金會的統計,當青少女懷孕時,男方避不見面的比例接近7成。勵馨基金會研發部專員曹宜臻表示,社會環境不給予小爸媽支持,間接鼓勵男性從未婚懷孕事件中缺席。
男方消極面對懷孕
勵馨基金會研發長王玥好指出,在未婚懷孕事件中,由於男性多半也是學生,根本沒有經濟能力負擔養育責任,因此多半避不見面。曹宜臻也表示,社會上多半有男性在懷孕事件中不負責任的觀念,但事實上,有時候男性想要對女方支持卻也無從著力。
曹宜蓁指出,當未成年少女懷孕時,如果男方也是學生,通常雙方家長會認為除了談判婚事或官司之外,不需要男方及家屬加入討論。女方家長在出養以及終止懷孕問題上,不願意讓男方家長參與。另外,男方家長會擔心女方家長的接觸是為了打官司,因此多半以消極態度處理未婚懷孕事件。
想負責 休學打工
在勵馨基金會處理過的一個青少女懷孕個案,就曾經發生這樣的情況。男方想要對女方負起責任,因此就休學打工,以經濟支持女方養育小孩。曹宜蓁說,這位小爸爸曾表示,會休學賺錢是因為不想被貼上一個不負責任的標籤。但曹宜蓁提醒,在小爸爸小媽媽都輟學,沒有更高教育程度的情況下,兩方都只能找到薪資較低的工作,加上托育資源不足,很容易形成貧窮循環。
小爸媽拿不到補助
曹宜蓁指出,目前政府對於青少女懷孕的後續處理,幾乎完全沒有配套措施。以就業輔導而言,都是以青少年個人為主,對於有小孩的青少年,沒有相關托育政策配套。即使是單親托育補助,也僅以成年女性為中心思考,導致生下小孩的小媽媽完全拿不到補助。
曹宜蓁表示,由於許多小爸爸小媽媽根本沒有經濟能力,因此戶籍多半與家長掛在一起,但事實上很可能是小爸爸小媽媽兩人在外同居,由於沒有單獨的戶籍,因此在資產計算上,就無法得到特殊境遇家庭或是低收入戶的補助。
更嚴重的是,目前青少女懷孕的各式專案都是以女性為中心思考,小爸爸無論在心理輔導、就業、就學方面都沒有任何資源。在層層環境的壓迫之下,等於變相鼓勵小爸爸逃避面對懷孕事件,也助長男性在懷孕事件中不負責任的態度。
曹宜蓁指出,在未成年懷孕事件中,無論男女,都很難得到就學、就業、托育等支持,等於變相告訴青少年,未成年懷孕,就只有中止懷孕及出養兩條路,因此青少女懷孕事件中,留養比例稀少。
曹宜蓁呼籲,政府應該針對青少年懷孕事件規劃完整的支援體系,才不會讓青少年懷孕事件,變成只有女方面對的困難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