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讀報】中年謀職有性別數位落差
2010.05.21 立報
日前一家人力資源公司的一項調查顯示,企業進用員工年齡平均上限44歲。台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常務理事簡舒培表示,女性的數位落差比男性更大,因此政府應該加強二度就業女性的職業訓練。
根據1111人力銀行發布的調查顯示,企業晉用員工年齡平均上限為44歲,另外,根據調查指出,4成以上企業主希望中高齡求職者能加強電腦文書技能以及專業技術與能力。
電腦技能 女性較弱勢
不過女性的數位落差較男性來得嚴重,也造成中高齡女性在求質上更顯困難。根據民國97年李安妮與李世鳴所著《當滑鼠遇上炒菜鍋──微軟在台灣的數位公益經驗》中提到,台灣不曾接觸電腦或使用網路的人口數量超過6百萬,其中女性佔了近4百多萬。
根據行政院研考會2007研究報告,台灣男性上網率67.7%,女性上網率63.5%,女性落後男性幅度約4.2%。研考會96年數位落差調查顯示,12歲以上女性曾經使用電腦比率為69.2%,比男性少了3.6個百分點。以12歲以上人口數換算,女性電腦使用人口約680萬人,較男性電腦人口少了46萬。
簡舒培表示,許多女性往往因為要照顧小孩或是老人而離開工作,而一離開並不是短短的幾年,可能是十幾年或是二十幾年。如果以10年前的電腦技能來說,到現在早就無法在現實生活上應用。這也導致不少原本從是白領工作的女性,到了需要二度就業時,只能選擇藍領工作。
應正視中高齡人力
簡舒培更指出,台灣的經濟以及產業環境已經有了大幅變化,不少藍領工作也逐漸隨著全球化而外移,藍領工作機會也愈來愈少。如果僅僅要求二度就業的中年女性從事勞務工作,求職機會也會愈來愈少。
台灣少子化的情況愈來愈嚴重,社會人口結構也往高齡化發展。因此退休年齡也從以往的60歲遞延到65歲左右。簡舒培也指出,運用中高齡人力原本就是刻不容緩的議題。而長年照顧家庭的女性,往往也跟社會脫節許久,不僅僅在電腦技能上,甚至連專業技術都可能與社會無法銜接。
簡舒培表示,政府應加強中高齡女性的各種職業訓練。而職訓課程也應該有中央以及地方性的分別,讓在地的職訓單位能發展出符合當地需求的職業訓練項目。簡舒培強調,妥善教育中高齡女性的人力,不但能夠讓二度就業的女性在求職時更加順利,也能社會獲得更優質的生產力。http://www.lihpao.com/news/in_p1.php?art_id=40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