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女人讀報】打造一座友善生養的城市

2010.05.12      中國時報                郝龍斌                   


 


黃樹仁教授〈生育政策,愛之適足害之〉一文,指台北市「助妳好孕」專案發放微薄生育獎勵金,不僅對大多數人誘因不足,還會刺激貧窮家庭多生小孩。但很明顯的,發放獎勵金只是北市鼓勵生育政策「其中一環」而已,以此論定為「無效政策」,恐是言之過早。


 


今年母親節前夕,我宣布台北市將推出「整合性」的鼓勵生育政策「助你好孕」專案,是「一整套」相關措施,包含生育、養育、教育、托育、醫療與健全友善職場等各面向,因為市府經過長期研究、非常清楚地瞭解到,在鼓勵生育這件事情上,絕非光靠「發錢」就能解決,「小孩生出之後該如何妥善照顧」才是每位爸媽最關心的問題。


 


從明年元月起,小孩出生後、到戶政事務所登記時,發放二萬元的生育獎勵,讓這個家庭知道,我們對新生命一樣感到欣喜;經過適當排富之後,絕大多數有五歲以下幼兒家庭,都可月領二五○○元生育津貼。以及率全國之先,把國民教育延伸到大班,小朋友五歲就可「免學雜費」上托兒所或幼稚園;全市一四一所國小、一三三所公立幼稚園,只要家長有需要,學校就協助開設「課後照顧班」,讓雙薪家庭無須苦惱小孩放學該往哪裡去。


 


在中、長期政策方面,社會局更已完成《居家式兒童照顧服務管理自治條例》的擬定,將來送市議會通過後,就是全國第一個管理與輔導保母的相關法源,可將保母納入登記管理、發放登記許可與規範收托人數等。


 


教授擔憂極端貧窮家庭因獎勵金而多生小孩,以致擴大貧窮、製造人道災難。事實是,台北市政府對於低收入戶家庭的相關補助,本就優於「助妳好孕」專案,而且每月二五○○元的育兒津貼,在排除高所得家庭之後、是以全市八七%的一般家庭為發放對象,非僅針對貧窮家庭。更重要的是,政府對低收入戶的協助責無旁貸,更不能輕率地認為家裡沒錢、生活不好,就無法養育出良好的下一代。


 


台北市生育率降低趨勢明顯,去年一整年出生人數首度跌破二萬關卡,「助妳好孕」專案一年雖需卅億預算,約佔年度總預算的一.七%,但評估台北市將徵豪宅稅、大環境景氣回春,與簽署ECFA之後,可進一步帶動整體經濟發展,並未排擠到其他相關社福經費。


 


我始終認為,投資小孩就是投資國家的未來,讓民眾敢生小孩、願意生小孩,打造友善的生養環境,才是台北市長的基本責任。 (作者為台北市長)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0,5252,11051401x112010051200147,00.html

最新消息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