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女人讀報】外配與我的華語教學紀錄

2010.05.05      立報              蘇茹敏                  


 


自從開始華語教學至今,算算也將近6年的光景,在這段教學期間當中,接觸了來許多自不同國家及文化的朋友。


 


外配抽空勤學習


 


而讓我記憶最深刻的教學經驗,則是在某個基金會擔任外籍配偶的華語教師時,所遇到的各種教學情形,除了教學之外也身兼諮商及文化交流的任務。


 


外配們為了讓自己能夠快速的融入家庭及社會,在繁忙的家務工作中排除萬難,說什麼也要抽空來上華文課,讓我相當感動,也驅使自己要更用心地教學,幫助她們減少語言的隔閡,進而開啟自己與家人的幸福人生。


 


當初在接下這份工作時,基金會的督導先告知上課可能會有些雜音,是否可以接受?而筆者的回答則是:「只要不是惡意的吵鬧,都是可以容許的。」


 


小孩一起來上課


 


記得第一次上課,走進教室才明白督導所謂的「雜音」為何了,因為除了上課的學員之外,還有許多年約13歲的孩子在一旁玩耍,整間教室充滿了各種不同頻率的聲音,有笑聲、哭聲、尖叫聲,好不熱鬧。剛開始還以為自己走錯地方,因為隔壁正好是間幼兒園。


 


當我默默地走到講台前時,所有的人才驚覺「老師」到了,此時正在幫忙照顧小孩的督導,趕緊走到講台前示意大家保持安靜,將筆者介紹給在座的外配們,她們用不太標準的口音齊聲說:「老師,歡迎您!」看著大家靦腆的表情,明白自己背負著重責大任,必須全力以赴傾囊相授,讓她們不虛此行。


 


雖然很多人已嫁來台灣多年,但大多數的人都忙於家務,所以無法參加晚上的補校課程,而這個基金會為了提昇外配的華語文能力,特別為所需的人開立一班下午的課,還能讓她們將孩子帶在身邊,在上課期間由社工或志工協助陪伴及照顧,讓他們能安心地在此上課。


 


基金會如此用心,提高了他們參與這項學習課程的意願。每次上課時數為3小時,使用小學低年級課本為教材,因為這些外配都有面臨小孩日後或正在上學的問題,如此一來就可以讓她們跟著孩子的學習一起成長。


 


教學相長的課堂


 


上課中學員們都相當認真,除了有時孩子們哭鬧外,學習的專注及課堂的表現可圈可點,如遇家中有事必須提前離席或無法參與上課時,都會主動在課前告知,還會一直老師道歉,因為對她們來說,能夠在婚後學習,真的是個相當難得的機會。


 


面對這些遠嫁來台的女性,在上課時筆者扮演老師的角色,下課我們就成了談天說地的朋友,包括流行服裝、不同的飲食文化、宗教或是家庭觀等,什麼都可聊,雖然大家來自不同的國度,但在這裡卻沒有種族之間的隔閡。


 


所以每個星期兩次的課程,成了這些外配學習與喘息的快樂時光。基金會還貼心的為學員們訂了四方報及泰文報,有些越南籍的學員在報紙上找到久未聯繫的友人,也在這份報紙上學習了台式料理等等,各方面的資訊及知識,讓他們就算隻身在台灣,也不再感覺孤單無助。


 


透過華語文的教學,讓筆者有機會接觸不同的文化及習俗,受益最多的不是學員,反而是自己。


 


看著他們在陌生的國度努力的精神,無論是在家相夫教子或是出外工作,他們多數都能以正向的態度去面對,我們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支持與鼓勵,讓他們能夠更融入這裡的生活,把台灣視為自己的第二故鄉。http://www.lihpao.com/news/more_p1.php

最新消息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