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女人讀報】校園同志歧視 性平會看不見

2010.05.05      立報             史倩玲                   


 


根據性別平等教育法,各校應該成立性別平等委員會以促進校園內的性別平等。但事實上,不少性平會根本沒有告知學生申訴管道。第15屆同志甦醒日團隊秘書「害羞」表示,不少學校性平會根本形同虛設。


 


害羞指出,根據同志甦醒日的調查,不少性平會只採取被動態度,多數的案件是較為嚴重的案件,以傳統上廣義的性騷擾為主,包括性別歧視、過度追求、騷擾、侵害等等。


 


但各校性平會在近年處理案件中,與同志相關個案少之又少。有些學校的性平會甚至只有一個委員,辦公室大門深鎖,學校網站上也沒有任何申訴網址以及電話,根本形同虛設。害羞認為,各校性平會應廣設申訴專線和諮商管道,透過網站或文宣宣傳等方式,幫助學生解決性別方面的問題。


 


面對排擠 求助無門


 


害羞表示,同志經常要面對歧視與排擠,由於大學生都已經成年,也了解基本禮儀,即使同志學生內心深受傷害,也不可能像小朋友一樣,聽到別人的嘲笑就蹲在路邊大哭。由於被歧視的同志不像性騷擾受害者會主動表達,因此許多人認為歧視同志情況並不嚴重。


 


害羞建議,校園中的性平會至少要先培養行政人員以及教師的性別敏感度,否則,老師及行政人員在沒有基本的性別概念下,根本無法處理歧視事件。害羞指出,許多老師本身就有性別歧視的表現,更需要性別平等的相關教育。


 


以成立同志社團為例,許多具有宗教背景的大學,根本不願面對有同志存在的事實,即使以「性別」為名的社團也無法成立。另外,部分設有性別相關系所的大學似乎看似開明,但其實大學生要成立同志社團還是困難重重。


 


近年來各校舉辦的性別相關活動不勝枚舉,活動也漸趨多元和開放。以政大為例,除了5月底與學生議會及陸仁賈社合辦性別週以外,也發出「性別種子」──「杏桃坊」培訓計畫等活動宣傳。清大性平會以整合性教育的方式推廣性別與同志議題,包括與性別研究室合作辦理各種活動、舉辦教職員工性別議題訓練等等。


 


其他如輔大、文化及東吳等,也不定期舉辦性別演講和宣傳周等活動。台大及世新因為有婦女研究室和性別所等學術機構,在性別議題上可以做更縝密的規劃。但即使如此,同志學生的能見度還是不足。


 


性平活動 僅限兩性


 


即使許多大學校院已將傳統的「兩性」更改為「多元性別」,在用字上力求政治正確,但不少學校還是以傳統的兩性教育、安全性行為宣導和女性為主,而其餘不同性別特質的學生仍難以被包含在內。因此害羞認為各校性平會應該調整性別教育的比重,將多元性別議題帶入校園,而不只是侷限在二元區分的兩性上。


 


害羞表示,性別平等教育不是僅有同志教育,應具有真正的多元性;而性別教育不是要所有人都要喜歡同志,而是讓大家了解,所有人可以有喜歡或不喜歡性別少數族群的立場,但絕不能有歧視出現。


 


另外,同志甦醒日團隊也建議,各校的性平會網站應提供相關法規,如《性騷擾防治法》、《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等,同時在網站上提供性平會的電話、傳真、信箱及辦公室訊息以及相關表格的下載。由於網路是目前學生族群最容易尋求協助的管道,各校性平會如果沒有妥善經營,學生求助無門或苦無資訊的情形會相當嚴重。同志甦醒日團隊希望各校性平會能徹底管理網頁,並提供完整資訊及諮詢專線,不要讓性平會的管道形同虛設。http://www.lihpao.com/news/in_p1.php?art_id=40076

最新消息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