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讀報】看護難找 老人家屬煎熬台籍薪高 外籍不易請 專家倡年輕人投入
2010.04.26 蘋果日報 潛望鏡專版
日暮漸低,胡媽媽一擠下公車便急奔返家,進門就聽見9旬老母親哀嚎:「我要上大號!快來人啊!」自己已經66歲的胡媽媽急忙伸出滿是皺紋的雙手,顫抖著撐扶年邁母親如廁,但灰白眉梢掩不住疲憊,她嘆息:「實在無力整天照顧臥病的媽媽。」
胡媽媽的父親10年前過世,母親開始與糖尿病長期抗戰,之後右腳趾截肢,突發的失智也難以控制,基於經濟與照護需求,胡媽媽想申請外籍看護或幫傭,卻因巴氏量表(日常生活功能評估量表)等條件不符被打回票,她說:「試過好多次,結果一再失望。」
胡媽媽照顧母親,年老孱弱的丈夫則由兒女照料同住他處,胡媽媽每天在床與輪椅間,獨力將母親抱上抱下;她說,有一次深夜被喚醒,她使勁力氣硬抱起媽媽,欲走到
老人顧老人更加辛苦
胡媽媽慌張地用自己身體護擋,看見母親驚嚇的眼神,她再也忍不住擁著母親大哭,哭聲,在暗夜裡蔓延,但任誰也聽不到。
胡媽媽表示,不是沒想過其他辦法,曾上彭婉如基金會網站,尋求本地居家照顧陪伴員,「但全天照護費每月近6萬元,我請不起,周日也不提供服務。」胡媽媽喘氣吃力地幫母親翻身、按摩,花白頭髮被汗水濡濕貼在臉上,眉額紋路刻劃著生活的辛勞,「我與丈夫都退休了吃老本,子女也得工作、有孩子要養。」
月前胡媽媽身體吃不消了,只好請本地看護分勞,自己在友人店中做收銀,賺取2萬多元月薪,「剛好支付日間看護費,傍晚我就趕回來接手。」北市台灣婦女會會長陳淑華指出:「時下很多家庭都有類似遭遇,老人還得照顧更老的弱病雙親,心力交瘁!」由於台灣看護、幫傭多不住僱主家,「老人家最需要的夜間照顧,變成家屬的折磨。」
據內政部統計,台灣去年底65歲以上人口已達10.63%,時下就有30萬多名老人需長期照護;在少子化小家庭型態下,稱為「外籍社福勞工」的家庭看護工與幫傭需求日增,但陳淑華說,台灣門檻過高,申請不易。
目標是合情合理合用
人口與社會學者出身的行政院政委薛承泰說:「未來老人長照需求只會更多,不會少。」但國人從事這類工作意願不高,社福志工雖多,從業者少,反觀外勞進入社福工作是客觀需求,現已突破17萬人,建議除使制度面更合情合理合用,也要提高專業品質,並鼓勵台灣年輕下一代投入。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2465749/IssueID/2010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