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女人讀報】公主漫步雲端:已婚者更容易得精神病

2010.04.13      立報             卡蜜兒                   


 


近來照顧剛出生的baby,外出頻率比之過去減少許多,雖然在別人眼裡看起來,我已經是個「孩子剛滿月就外出趴趴走」的女人。


 


有天早上,悶得發慌,顧不得沒車開,揹巾一拿,綁起小的,帶著大的,騎摩托車到附近的社區看波斯花田、盪秋千。想起自己坐月子時爆發產後憂鬱,及至最近偶爾因感覺不自由而產生的情緒,聽到衛生署長楊志良提到單身者容易得精神病的說法,真是感到荒謬。很想跟這位署長說,在婚姻裡有許許多多潛在的精神病,她/他們其實是根本沒有病識感,或是忙到沒時間就醫。


 


在家暴法通過之後,家暴通報量年年攀升。現在大家比較認同的解讀方式,是過去家暴被認為是「家務事」,這種「法不入家門」的想法,導致很多受暴者竟然只能默默地收集驗傷單,等待被同意「打得夠慘」時,才能離婚;甚至,更多的受暴者是終其一身,都在忍耐著,認為那是自己的命。以外人的角度,這也是一種「無病識感」吧!一種受暴者的病態,有的人甚至被救出來了,還一直一直回去施暴者的身邊。


 


看到單身朋友在網路上氣得大罵衛生署長時,我這位「已婚者」內心五味交雜,想回應點什麼,又覺得太簡短的對話無以形容我的複雜心情。我看過太多突然之間迸發的情緒與淚水,跟我訴說自己長久情緒累積的婚姻生活,包括終於去看醫生確認拿憂鬱症的藥,以及我曾當過社工的初步觀察,覺得可能有精神病症狀的已婚者。很多人是在隱忍著啊!尤其台灣這麼爛的托育系統、育兒環境,讓女人一但生了孩子,幸福感往往在孩子出生的「恭喜」聲後,直直下降。結完婚、生完孩子、月子坐完後,所有的「保護傘」遠離,回頭一看,剩下的只有自己和小孩(有時還有公婆)。


 


帶著小孩出門到處是障礙空間,揹著走練身體搞得媽媽手痠及腰酸背痛。上餐廳吃個飯有時還要遭受異樣眼光,出去工作嫌托育費太高,自己帶小孩卻又被長輩嫌「有工作不做,竟要在家帶小孩當黃臉婆」,然後網路上看到單身朋友一天到晚出國玩、上酒吧、聚餐、血拚……實在是覺得他/她們的生活品質比已婚者好上很多。


 


身心狀況應該也是如此吧!學過統計的人都知道,在過程裡,有太多可以操控的變項,改變一種說法,結論就會很不一樣,如果只以精神病就醫者單身者較高去談出「單身者容易得精神病」這樣的結論,那麼以我在婚姻同儕中看到的實況與結論,其實會是「真好,單身者有時間去治療自己的精神病」。


 


內政部長啊!請去叫衛生署長正視已婚者精神健康的潛在病患,或許才能解決你一直要處理的「低生育率、低結婚率」的問題!


 


(家庭合作事業協會總幹事)


http://www.lihpao.com/news/in_p1.php?art_id=39484

最新消息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