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讀報】恐同現象不斷 台灣性平路還遠
2010.03.31 立報 史倩玲
雖然性別主流化已經是世界趨勢,台灣也頒佈了如性別平等教育法以及性別平等工作法等法令,但台灣性別人權協會秘書長王蘋表示,表面上社會的恐同現象似乎式微,實際的歧視卻無所不在。
辦聯誼抽同志血
根據台南市衛生局於
王振圍對衛生局以這種方式邀請同志參加聯誼,感到不可思議,根本把同志當愚民。雖然看似友善,幫同志伴聯誼,但卻假設所有同志都需要被驗血,連一輩子沒做過愛的同志也要在遊覽車上被抽血,對待同志方式非常粗暴。
加上日前台北市教育局發送給國高中學校的防止公文事件,都證明政府單位對於同志的不友善。
王蘋表示,1973年美國精神醫學會通過將「同性戀」項目從病理學中刪除的決議,也就是說同性戀不再是病態。雖然看似社會的「同性戀恐懼症」已經消失,但其實只是換了一個方式,仍從其他地方冒出。
美國學者賽菊
恐同情結 無所不在
王蘋表示,雖然近幾年社會用「同志」替代同性戀的字眼,但社會隱藏對同性戀的病理化、問題化、污名化,並當作變態的心理仍未消除,社會的恐同情結仍然會伺機發作。有很高的同志青少年比例嚐試過自殺,很多家長帶孩子去收驚、驅魔、看心理醫生,甚至寧願小孩離家或結束生命,也不要看到他是同志。
王蘋表示,在29日時,有一艘超豪華郵輪搭載381名男同志暢遊亞洲,一名遊客說:「台灣好友善,有同志酒吧可以一直玩到凌晨2點,要到夜店多交幾個朋友。」
王蘋為這個新聞感慨,這些以為台灣友善的成年同志們,都是生存下來的同志,但在台灣做為一個青少年同志非常艱難,需要讓自己不死,才能在成人之後,享受這個國外同志看到的「友善」。http://www.lihpao.com/news/in_p1.php?art_id=39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