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讀報】飛翔的種子:夢裡來夢裡去
2010.02.21 立報 黃筱晶
每次我要回娘家時,都會經過一個村莊,那個村叫做「夢裡村」。
每當經過那個地名的牌子時,我都會多看它一眼,我常想著回娘家總是像「夢裡來夢裡去」一樣。
在2006年的過年前,我送給父親《大年初一回娘家》這本書,當時我並沒有跟父親說什麼,其實我是將送這本書,當作是一種預告。那年我在大年初一回娘家了,或許有些人會覺得這沒有什麼,然而對我而言是深具意義的。因為結婚後雖然婆家與娘家相距只有大約30分鐘的車程,但我總是遵守著傳統習俗在初二回娘家,即使很想在初一回娘家也都要再忍一天。
俗話說:「寧給女子十串錢,不讓女子過個年。」傳說初一回娘家會把娘家吃窮,人畜不寧,對娘家和本人都不利。許多人都遵守著這個傳說,似乎沒有人會問:「為什麼已嫁之女要背負著娘家的家運這個無形的責任?」所以大家都遵循這個「傳說」在初二回娘家。
《大年初一回娘家》是一本有趣的書,由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策劃,蘇芊玲
習俗文化代代相傳,不少錯誤以及性別不平等的觀念也跟著世代沿襲,我們應該主動關心周圍的親戚朋友,表達我們的尊重與善意,更應發揮創意,創造更具性別平等意識的習俗文化。我可以在結婚第10年的大年初一回娘家,覺得很高興,從此以後那個過年時一定要在初二回娘家的無形枷鎖解開了,擺脫這個在傳統習俗中令我無法理解的束縛,讓我可以更自在的「夢裡來夢裡去」!
古詩有云:夢裡不知身是客。我相信我在「大年初一回娘家」不只是一場夢,我的生命不只是我原生家庭的過客。
(高雄縣安招國小總務主任、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常務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