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讀報】 美少女資深以後:如果責備跟批評有用的話
2010.01.12 立報 崔妮
當中年婦女正在學習從家庭走出社會,從關注別人轉到關心自己的時候;中年男人正以相反的方向,從社會回到家庭。從關注自我的成就,轉移到與家人互動或關心身旁其他人。事實上,共通之處都在於自我的重新覺察跟生涯再發展,包括理性、情感及身心健康各方面。
本著歐巴桑呷好道相報、樓頂招樓腳的特性使然,加上中年婦女的生活重心大都在家庭或社區內,只要姊妹淘或鄰居有人去哪裡上課、參加活動、做志工,大家互相介紹拉著拉著,許多長期在家庭中的主婦們,也漸漸的了解掌握終身學習或社會資源的據點網絡,中年婦女的生活過得甚至比年輕時更加多采多姿。
張媽就是個樂在其中的人,原先她為了上班方便而住在工作地點附近,退休之後開始到處趴趴走,卻發現住家實在離她想參加活動的地方太遙遠,非常行動派的舉家遷居,興致勃勃的過起充實的退休生活,非常滿意有這麼多活動可以參加,多了許多學習的機會。
那天聽她說,先生也有了退休念頭,張媽卻質問丈夫:退休了打算做什麼?先有個精采的退休生活計畫才能退休,否則還是乖乖上班比較好。張媽認為丈夫也應該像她一樣,走出家庭,到處去上課,不能成天泡在家打電腦遊戲,或窩在電視前。甚至,當
由於大部分男人長年都在職場工作中獲得成就感,退休之後失去了主舞台,就像原本打在身上的聚光燈突然熄滅了一樣。剛開始難免成了家中的植物或一尊家具,了無生趣。但我們發現,若這
但平心而論,若是希望人家願意改變現狀,用教訓跟批評這種打擊別人,好像顯得自己比較厲害的方式,真的會有效嗎?更何況,由於為了維持男子氣概,無論在職場或家人面前,情緒習慣壓抑的中年男人,其實在情感上是很倚賴妻子的。或許有人會覺得不平,但實際情況看來,太太的鼓勵跟支持對於男性的中年退休調適,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像是原本從不做家事也不認為家事跟男人有關的王大哥,退休之後在家。王嫂覺得他老在家找碴實在太礙眼,決定訓練先生做家事。論理跟王大哥闡述家事其實是全家人的責任,不只是太太或女人的。
論情則是撒嬌要老公幫忙,即使只做了一點點也努力在旁邊拍手鼓勵,也透過王大哥身旁的哥兒們間接傳達觀念,讓王大哥逐漸認同大男人做家事也是很光榮的事情。到了現在,王嫂可就輕鬆許多了。
長遠來看,我們當然希望改變男性壓抑情緒、忽略內心情感層面的文化觀念,但就目前的現實狀況,透過婦女的成長帶動中年男性的改變,卻是比較快速也有效的管道。當然,若相關機構嘗試發展中年男性的成長課程,針對男性的中年人生課題進行調適及處理,應該也是對症下藥的好辦法。
(性別運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