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女人讀報】嗚咽的養女湖

2010.01.10 立報  黃筱晶   


日前要編輯一套鄉土教材,所以蒐集了一些在地的民間故事。其中高雄縣燕巢鄉的地理景觀與觀光景點「養女湖」,有一個附近居民口中流傳的故事,尤其老一輩的人常常會向晚輩提起這個聽來淒美的故事。


養女湖原名清水湖。據說在一百多年前,有個叫阿秀的養女與一位同村的年輕人相戀。以前的養女實際上就是童養媳,所以當養父母要將她許配給養兄的那天,阿秀跳到清水湖中而亡,與阿秀相戀的那位青年聽說這件事之後,也跑到泥火山的這座清水湖縱身一躍殉情。泥火山就在這時爆發了,熱滾滾的泥漿沿著山坡往下流,流進清水湖中,從此清水湖的湖水不再清澈。當滾滾泥漿流入湖中之後,就變成現在的滾水湖。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阿秀,於是將清水湖改名為養女湖,又稱滾水湖。


這個故事雖然是一個羅密歐與茱麗葉式的異性戀愛情故事,但我們也可以讀到一位女性婚姻不能自主的苦,與奴役式童養媳婚姻的束縛。長久以來女性在婚姻上缺乏自主權,女性儘管在家庭中有很大貢獻,但家庭在祭祀掃墓供奉祖先時,我們卻可以很明顯的發現女性並沒有獲得相應的社會地位。


我在《女人屐痕:台灣女性文化地標》這本書中,讀到范情所寫的「全台女子首學—淡水女學堂」。校長馬偕的妻子張聰明雖然是一位童養媳,但她豪氣堅定的嫁給馬偕,並且非常有膽識的參與興建女學堂。還有文中提到,以首屆校友蔡阿信為本的傳記小說《浪淘沙》中,描述當時漁村的女孩怕被家人逼婚,哭著要「淡水女學校」的女校長金仁理保證能再回來讀書,才肯和母親回家。讀這些對女性生活經驗的歷史回顧中,我們會發現社會文化如何規範女性的角色,以及女性如何扮演自己的角色。


在現今社會中,女性並不是完全按照傳統的規範來進行自身的活動,一方面是傳統的規範發生了變化,例如傳統上女性不能參加祭祀掃墓供奉祖先的活動情況,已經有很大的改變。現在女性不僅參加祭祀活動,東華大學蕭昭君老師在2007年,更擔任了百餘年來蕭氏斗山祠祭祖大典的主祭。這不僅顯示了不論女性或男性都是祖先的後裔,更說明了女性在宗族中的地位得到認可,傳統文化也在與世並進的變化,而對女性地位影響最大,婚姻不能自主的童養媳情形也成為歷史。


對於女性的社會地位,我們不能簡單用一個高或低來界定,如果從文化的傳承,從動態的女性生命周期生活場景來看,女性的角色扮演越是重要,她受到的尊重也應越高,所代表的女性的社會地位也相應要有所提高才是。


(高雄縣安招國小總務主任、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常務理事)http://www.lihpao.com/news/more_p6.php

最新消息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