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勞動權益

保障女性就業、經濟自主,消除職場性騷擾、性別歧視、積極落實職場性別平等,向來都是我們長期努力與關注的焦點。過去,我們推動性別工作平等法的立法與監督,要求落實雇主與政府責任;近幾年更積極倡議育兒、家務勞動應由社會共同承擔,落實縮短工時與兼顧公共照顧設施、落實職場性別平等,才能讓國家生產力與勞動力永續。

教育文化

批判文化與教育中的性別刻板印象,是讓性別平等生根、改變社會的重要工作。我們檢視教科書與傳統文化中的性別歧視與刻板印象、推動性別平等教育法立法與落實、挑戰傳統文化對女性的限制與迷思,從基礎教育落實性別平等概念與實踐、消弭性別霸凌,監督媒體中的性別角色與對女體的消費與窺探,落實多元性別平等與權益保障。

【活動報導】《工廠之外—女性勞工的心內話》映後座談:石易平

整理撰寫:新知志工J. CHEN
演講日期:2019/10/24
講者:石易平教授 | 輔仁大學社會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

《工廠之外—女性勞工的心內話》影片簡介:導演許筱玟執導的《工廠之外 - 女性勞工的心內話》從四位工廠女性勞工的個人故事勾勒出女性勞工在工廠的工作型態及面臨的種種困難,更多的是以四位主角為中心刻畫出除了女工的身份之外,主導她們生活的核心價值,像是女性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各種社會期待、肩上的壓力,及她們激勵人心的奮鬥故事。

不平等的開端

石教授於映後座談中分享她與《工廠之外—女性勞工的心內話》這部片的連結。在那個台灣錢淹腳目的黃金年代,每個人都付出了相當程度的代價換取經濟上的改善。沒時間陪孩子、家庭與工廠的雙重剝削,不僅要擔任家中的理想照顧角色還要出去工作賺錢。製造加工業常會有「論件計酬」的工作,這其實對員工其實是不利的,老闆可以輕易地指責員工之所以沒錢,是因為他們偷懶!而新自由主義中的成就及薪水都歸咎於勞工,老闆毋須對底下的人負責。

家庭代工的資方認為那些所謂「剩餘的」勞動力,背後其實是壓榨勞工在正職之外的休息時間。在那個年代,更多女性被期待要育兒、要做家事,不只是勞工,還要加上「女性」來闡述,才能完整詮釋這背後的雙重剝削。她們都在很小的時候進入勞動市場,無法累積人力資本。

過去的研究發現,這樣的情況加深了男女不平等。所以父母輩常說,如果第一個孩子是女生,會被推去外面賺錢來付弟弟的學費。過去認為女生不需要高學歷,嫁出去後家庭沒辦法「回本」,所以被推出去賺錢,不平等來自家庭、性別、婚姻等因素交織糾纏。曾有研究學者評論此種社會現象即「女兒是短期約,兒子是長期約」,短期投資要快速回收。

若要突破此種性別上的不平等,社會及家庭對女性的教育投資則顯得極為重要。相對地,男性儘管得到長期投資,未來也被期待撐起原生家庭,沈重的壓力經常讓人喘不過氣,男性也成為了這個體制下的受害者。雖然現在的情形已經改善很多,但如果家庭資源有限,許多父母在受限於傳統思維下仍會將較多資源挹注在兒子身上。

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

影片中的受訪者對於年輕的、學歷高的新員工進來工廠,老員工就會被汰換掉的狀況感受深刻。四十歲的阿姨已經在奇美電子做了二十年,主管曾勸她去買個學歷,未來才不會被淘汰。阿姨覺得很不公平,都做了這麼久,為什麼會比不上要重新訓練的新人?另一個案例是在兩份工作和育兒之間奔走的職業婦女,任何人看到主角背後的故事都應該能更加體會他們的處境和難處。

只是多一張紙,為什麼就代表比較好的工作能力呢?石教授指出,公司應該要培訓員工,讓他們成長、適應產業的趨勢,掠奪性地把外面的人拉進公司取代原本的員工是把一個個真實的人視為物品對待,是很不負責任的作法。石老師說,大家應該仔細想想,我們想要什麼樣的勞動條件與制度,這些事情不該只是訴諸情感、而是資方應須體恤底下的員工,共同建立起一個良善制度。

抗爭不是權益的保證 v.s. 沈默是痛苦的延續

一個人力量非常渺小,而工會中一群人能互相支撐、提供資源且替彼此著想,勞工如果有良好的支持網絡,才能去抗爭,資方也更容易選擇協商、退讓。人民可以要求國家力量替你討公道,但自己也該去爭取權利,因為它們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不管你在社會中的任何一個位置,如果不聯合其他人做一點改變,這個社會是不會自己改變的。

其中一名座談與會者分享自己當年住在華隆附近,勞工抗爭事件爆發時常騎車經過,描述他看到紡織廠在抗爭事件後慢慢外移到東南亞的改變。臺灣的廠房漸漸萎縮,逐步改建成百貨公司。當時頭份居民期待百貨能活絡地方經濟,所以不支持華隆的抗爭。回想起抗爭者們從頭份徒步走到總統府的新聞,覺得很傻又很心疼。以前他的媽媽原本也想半工半讀,幸好阿公堅持要她專心念書,現在才能選擇收入較高的工作;另一個人分享,他雖然很會讀書,但因為工廠太操勞,無法完成學業、做一做受不了逃回家,因沒有學歷所以只能一直在工廠間打轉,不僅勞動權益遭壓榨工作選擇也相對較少。

考慮華隆如果沒有媒體的曝光可能完全不會被看見,很多勞資問題要受到關注其實非常困難。

石老師表示,做社會運動,很多時候沒有立即的成果,就算做點什麼也不一定會有實質上的改變。要剛好碰上對的時機、資源等等,才可能會觸及到能改變遊戲規則的人,讓他們去改變一些什麼。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太陽花運動的學生也有很多的歷練跟失敗,不只是在街上,日常中也可以做社會運動。而在這假訊息流竄的年代,我們也需要大家站出來溝通對話,突破同溫層。

傳統女性被要求「安份」,背後傳達的訊息是專注於照顧家庭,同時間,男性則被期待要出外工作。當違反這種與性別相關的期待時,女性會被貼上「女強人」、男性則會被貼上「 吃軟飯」等負面詞彙。當時儘管是外出上班賺錢的女性,仍被期待要不計一切完成家中勞務的第二輪班,才是盡本分的表現。沒人會說一直加班的父親沒盡本分,因為他在外工作的行為已經被歸類為「顧家」了。這其實也剝奪了男性跟孩子相處的時間,而讓母親負起太多照顧的責任,像社會中流傳的「母愛天生說」即其一對男女刻板印象的謬論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