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公共照顧

傳統性別分工下,女性大量承擔無酬或有酬的照顧勞動,其辛勞往往不受重視,國家政策鮮少支援,而民眾受照顧的權益亦不受保障,端看個人的家庭資源及口袋深淺,惡化社會不平等。多年來我們倡議照顧公共化,要求國家擔起責任,推動托育及長期照顧服務公共化,提供普及、優質、可負擔的服務,並保障所有照顧工作者的勞動權益。

♀照顧你我她♀ 女同志照顧/被照顧‧生活故事徵文活動開跑記者會

 ♀照顧你我她♀

女同志照顧/被照顧‧生活故事徵文活動開跑記者會

時 間:2013年10月25日(五)10:00
地 點:女書店(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56巷7號2樓)
主持人:陳昭如(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長、臺灣大學法律系副教授)
分享者:呂欣潔(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文宣部主任)、
林寒玉(集合出版社社長)、
卓嘉琳(女同志作家)

在照顧議題中看見被隱身的「女同志」

在臺灣社會的性別關係下,女性常被期待擔負照顧者角色,家庭中的照顧責任便成了家中女性的責任。政府所規劃及發展的長期照顧政策,以開放外籍看護工補充照顧人力和長照市場化趨勢,仍是不斷強調家庭責任與維繫家庭功能的重要性。尤其照顧者的性別比例約莫八成是女性,這些女性所擁有的多重角色可能是女兒、媽媽、太太、媳婦或阿嬤。然而,在性別多元的社會裡,女性照顧者不必然皆是異性戀女性,必然含括女同志在其中,但女同志的照顧處境與被照顧需求卻鮮少被突顯與看見,仿若隱身於照顧議題之中。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長陳昭如表示,在需要被照顧者當中,無論是老人、失智者、生病或身障、傷殘人士常被預設為異性戀,因性傾向差異而需要的性別友善照顧方式並不被看見。

長照政策應具性別敏感度

女同志因性傾向與性別氣質在被照顧需求上,顯然與異性戀女性有所差異,需要具備性別敏感度和性別友善的長照服務;在家庭中未出櫃且沒結婚的女同志,往往被認為是單身女性,更被期待擔負起照顧責任,長時間的照顧工作,容易剝奪其在同志族群中的社交機會或影響親密關係的維繫。對於老年女同志而言,無論是單身或有伴,皆期盼能夠獲得尊重性別氣質、性傾向、具性別友善的照護服務。

網羅生活故事‧具體照顧需求

無論是主動或被動隱身的女同志,在照顧議題欲具體成型其生活處境和被照顧的需求,需要更多的生活故事被說出,方能積累女同志族群於照顧處遇中的樣態和需要。婦女新知基金會邀請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文宣部主任呂欣潔分享其好友於癌末時被照顧的生活處境,以及邀請集合出版社社長林寒玉(小玉)和其伴侶卓嘉琳一同出席記者會,分享女同志伴侶在老年照護上的需求。

悼‧早逝同友

欣潔的女同志朋友小於是個外型陽剛的T,二十七歲發現罹患癌症,他的生活環境保守、少有支持其同志身分的資源,也因自身的女同志認同,使小於對家人有一份愧疚感,很早就離家獨立生活,跟家裡的情感其實是較疏離的。但是在現行政策以家庭為單位的照顧體制裡,治療癌症的醫療決定、照顧方式,僅能由其原生家庭做決策,法定關係中的家人成了他唯一的依靠。

小於的父母離異,監護權歸父親,故而父親在小於治療過程擁有醫療決策權,但他卻沒有獲得良好的照護與治療,母親雖心疼卻因離婚認為自己是外人而無能為力;在醫療過程,護士在換藥時讓他身體暴露在外,當時他很虛弱,還是試圖使力遮掩,護士還開玩笑說,「你身材皮膚那麼好,不用怕人家看啦!」,完全忽視也無法理解個體性別氣質差異的不同感受,僅以性別刻板方式看待患者的反應或舉動。

當小於身邊的同志好友獲知他未能接受適切的照護,縱使願意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試圖讓他獲得較好治療與適切照顧,卻因沒有親屬關係而無權介入。另一方面,小於因為罹癌,不想拖累當時正交往的女友,而與對方分手。「前女友」曾想探視、照顧已臥倒病榻的小於,因小於的家人不認同,也找不到關心的照顧角色與位置。

從發現罹癌接受治療,不到一年的時間,小於便因病情惡化病逝,喪禮很快速且簡單的舉辦,所幸在臥榻期間,小於的同志朋友們跟他討論過身後要穿什麼,才使他思考之前根本沒想過的問題,而跟家人要求穿上想要的衣服,而非傳統的鳳仙裝,但在他帥氣穿著的腳上依舊被穿上了繡花鞋。而後,小於被視為未嫁的女兒,牌位被父親決意放在姑娘廟中。

僵化的父權體制影響了小於的照護方式與喪葬儀式。在其原生家庭中,無論生前或身後,小於的女同志和女兒身份都未受重視,但若是醫療照護體制能夠多一點彈性,能夠將她的女同志身份以及伴侶納入考量,護理人員也能夠對她的性別氣質多一分敏感度,在她人生的最後一程中,提供友善且舒適自在的照顧方式,或許較令人無憾。

http://www.awakening.org.tw/upload/uploadfile-1061.jpg

盼‧幸福養老

小玉和嘉琳結識十三年,問及交往的年數,則是永遠處於甜蜜期的「兩年」。關於老後對彼此的照顧,兩人都希望最好的情況是擁有健康的身體,彼此相伴。若真的面臨需要照顧對方的情境,嘉琳分享道照顧不是老後才會發生,若他忽然發生嚴重意外,另一半就可能立刻面臨長期照顧的困境,另一方面若要養老,嘉琳認為養老院環境普遍不佳,希望有能力請看護,但實際查了臺灣法令卻發現只有家屬可以申請,嘉琳和小玉若在法律上一直未能有配偶關係的認可,縱使兩人相伴幾十年,老後在法律關係上卻形同最親密的陌生人。

小玉和嘉琳分享道,未來希望能夠住進由政府把關、平價且環境舒適的養老院,共住一間有雙人床的房間;期盼裡頭的照護人員在知道小玉和嘉琳的同志身份後,不會有心懷恐懼、愛理不理的歧視行為,提供的照顧服務不減;養老院中附設的理容院能夠尊重個別的性別氣質,當小玉表示不喜化妝、不穿裙子的時候,能夠理解和尊重;若有慶祝金婚、鑽石婚的活動,小玉和嘉琳希望他們也是被列入受大家祝福的一對,不要被遺漏或忽視;出外遊玩的活動,兩人坐位要排一起,才能彼此照顧,諸多生活中的小細節,才能建構出性別友善的養老院。另外,小玉也希望老後能多到戶外、公園走走,但現在許多公共場所,讓推輪椅者或身障人士難有順暢無礙的空間可行,因此期盼政府應該積極營造無障礙空間、無障礙公車等措施。

小玉認為他是守法公民,也應當獲得政府所提供的福利措施,保障生活權益,而非成為國家照顧政策中的孤兒,不被看見也未曾聞問。況且小玉與嘉琳認為,若在老後尚未有平價、普及的養老院所,她們的經濟能力不一定住得起養老院,此時便需要仰賴政府培訓具有性別敏感度的照顧人力,好讓他們獲得適切的照顧、安心養老。

從性別平等的多元視角看長照

欣潔、小玉和嘉琳所分享的生活故事,呈現出女同志在生病、老後的照顧處境與需要,還有許許多多女同志在照顧處境和被照顧需求上的諸多面相尚待呈現,為了開啟女同志老年照顧和長期照顧需求的討論,在政府照顧政策上推展性別友善規劃、督促政府應積極提供優質、普及、平價且性別友善的公共照顧服務,才能滿足被照顧者需求、保障照顧者的勞動權益;婦女新知基金會舉辦徵文活動(即日起至11月30日截止),募集更多實際的生活經驗,無論是有著辛酸、疲累、氣憤、憂心或殷殷期盼的種種照顧/被照顧的生活經驗與規劃,只要是自己或身邊親朋好友以女同志為主體的真實故事,都歡迎投稿到lesawa2013@gmail.com信箱,徵文活動詳情請見文末「相關連結」。

婦女新知基金會也將自11月13日開始,於台北市文山婦女暨家庭服務中心(台北市文山區景後街151號3樓)舉辦「顧人‧願/怨?-性別平等看長照」系列論壇,以性別視角看長照議題,透過對話和討論,看見涵納多元性別面向的長照需求。

顧人‧願/怨?-性別平等看長照 系列論壇

日期/時間

主題

11/13 (三) 19:00-21:00

單身女性及女同志照顧/被照顧歷程與規劃

11/16 (六) 15:00-17:00

公共保險現金給付與外勞政策為何不是長照解方?

11/20 (三) 19:00-21:00

家人/親友照顧的性別議題

  •  系列論壇詳情請見文末「相關連結」。  
議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