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公共照顧

傳統性別分工下,女性大量承擔無酬或有酬的照顧勞動,其辛勞往往不受重視,國家政策鮮少支援,而民眾受照顧的權益亦不受保障,端看個人的家庭資源及口袋深淺,惡化社會不平等。多年來我們倡議照顧公共化,要求國家擔起責任,推動托育及長期照顧服務公共化,提供普及、優質、可負擔的服務,並保障所有照顧工作者的勞動權益。

「週休一日」喘息服務 共同聲明

女性不是機器人 照顧工作者也要休假
政府長期忽略照顧者權益 勞動法制化是人權基本保障
我們要求兌現總統政見  「週休一日」喘息服務 立即上路!
照顧人力  國家培育  苦民所苦  創造就業

共同發起團體: 婦女新知基金會、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台灣國際勞工協會、台灣社區照顧協會、中華民國殘障聯盟

連署團體:
運動神經元疾病病友(漸凍人)協會、中華民國康復之友聯盟、台灣失智症協會、中華民國老人福祉協會、台灣銀領協會、南洋台灣姐妹會、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台灣女藝協會、高雄市彩色頁女性願景協會、台灣女性學學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臺灣青少年性別文教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勞工關懷中心、台灣勞工權益關懷協會、天主教嘉祿國際移民組織台灣分會、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台灣護理人員權益促進會(以上已確定連署,仍邀請其他團體連署當中)

連署立委:
國民黨籍徐中雄、鄭麗文、林建榮,及民進黨籍林淑芬(以上已確定連署,仍邀請其他立委連署當中)

事實和問題:

一、多數照顧者每日的平均工作時間過長,一週工作七天,違反人權:

內政部民國95年「身心障礙者生活需求調查」顯示,身心障礙者的主要照顧者,每日的照顧時間平均高達14.02小時。97年勞委會職訓局的「外籍勞工運用及管理調查報告」指出,外籍看護例假日「都不放假」的比例竟高達54%。休息,應為基本人權。當大部分的勞動者可以享受到週休至少一日的人權保障時,政府要繼續忽視照顧者的人權問題嗎?

二、照顧者大多為女性:

照顧勞動的工作者,多數為女性,包括有酬的外籍看護(約17萬人)、本國籍的居家服務員(約4千多人),或無酬的家庭照顧者(約40萬人)。內政部「身心障礙者生活需求調查」統計,身心障礙者的主要照顧者以女性居多,佔照顧者總人數的78.91%。(政府的『老人狀況調查』缺乏性別統計,可見政策上也缺乏性別觀點)

三、政府將照顧責任丟給家屬和外勞,長期忽略「照顧者」的需求和權益:

我們從約40%的家庭照顧者有憂鬱症、照顧親人平均長達十年,就可看出政府有多麼忽視照顧者的身心需求。長期以來,照顧政策的法規、統計和預算,包括規劃中的長期照護保險法草案,都設定政策目標以「受照顧者」(老人和身心障礙者)的需求為核心。目前政府僅以少量預算提供家庭照顧者使用喘息服務和居家服務,缺乏照顧者的諮詢服務、教育訓練和勞動權益的法制化保障。

這些少量的喘息服務和居家服務,不僅排除外籍看護使用,且依據失能者的狀況來區分補助,而忽視照顧家屬的需求(居家服務--重度失能每月90小時、中度50、輕度25;喘息服務--重度每年21天、中度和輕度14天)。但實務上,輕度、中度的心智失能者,如:失智症、精神障礙等,他們的家庭照顧者,常有高度照顧的喘息需求,能享有的服務卻很少。然而,「照顧者」和「受照顧者」同樣重要、都應被政府重視。照顧者身心健全,才能夠撐起照顧服務體系的永續發展。

四、國際人權報告年年指出台灣「制度性」的虐待外勞:

目前家事服務人員不適用勞基法,使外籍看護和本國籍的照顧服務員,都缺乏勞動法令的保障。在家庭內工作的外籍看護,現行政策甚至排除他們、無法使用政府提供的任何居家服務與喘息服務,使其勞動人權更令人憂心,引起國際組織密切關注。美國國務院每年發表各國人權報告,近年來針對台灣的人權報告,每年都寫到「不當對待外勞」,包括外籍看護沒有休假和其他勞動權益。這些不當政策形成制度性的剝削外勞,使台灣國際形象蒙羞。

五、弱勢雇主、弱勢照顧者,兩者的人權需要同時保障:

在政府尚未提供普及式照顧服務之前,有高度照顧需求的家庭只好自行出錢聘僱外籍看護。而經濟能力更弱,或有習慣考量的家庭,常會要求某些家屬(多半是女性)犧牲自己的工作生涯,留在家中照顧老弱。在這樣的家庭,如果要讓主要的照顧者休息,就必須額外再支出另聘照顧服務員的費用,形同政府將照顧勞動者的人權與管理責任丟給私人,缺乏勞雇爭議處理和管理機制。在缺乏勞動法令規範下,使外籍看護和本國籍照顧服務員申訴無門,但弱勢雇主又因公共服務太少而感無奈無助。這些都讓弱勢雇主與弱勢照顧者之間、以及女性家庭照顧者與其他家人之間,面臨『人權』上的利害衝突。

 六、家中有『高度照顧需求者』,照顧者難以得到喘息:

『高度照顧需求者』的共同性是他們的『照顧者』必須隨時處於警覺狀態,無一刻可以離開照顧的處境與責任。而現行政策對這群照顧者並未提供喘息機會與適切的支援。例如:(1)『精神障礙者』與『失智者』多數不符合政府規定的巴氏量表、無法申請聘僱外籍看護;即使使用政府的居家服務,家庭主要照顧者仍無法得到每週完整一天的喘息,放心地紓解壓力。(2)『脊髓損傷者』與『漸凍人』即便有外籍看護照顧,因為需密集留意狀況,照顧者一刻不能離手,導致家人與外籍看護都長期處在高壓與疲憊之下,亟需制度性的『第三替手』出現,給照顧者每週完整一天的喘息服務。

其中,政府排除聘僱外籍看護的家庭使用喘息和居家服務的後果,等於以政策迫使外勞必須24小時工作(除非雇主自己決定讓外勞休息),因為外勞照顧的乃是經過醫師證明「需24小時照顧」的重度失能者,這些失能者和外勞,雖然與其他民眾一樣繳稅、還多繳了就業安定費,卻無法享用喘息和居家服務,顯失公平。

七、家庭結構多元化與少子化,國家需承擔照顧責任,規劃多元需求的服務:

台灣早已從農業時代的大家庭,轉型為現代工商社會的多元家庭模式,家庭照顧功能也趨向弱化。例如單親、雙老、隔代教養、單身、獨居等家庭模式,不管是因為沒有家屬、家屬在外地、或家屬都是全職工作人口,許多家庭都面臨無人可以分擔照顧責任的困境。種種趨勢顯示,如果國家不積極承擔照顧責任,分擔家庭的照顧重擔,只會讓台灣弱勢的家庭更弱勢,貧富差距拉大、家庭解組。

八、本國籍居家服務員的案量太少,工作不穩定,使照顧體系難以健全:

近十年來,政府開辦的居家照顧服務已培訓了五萬名以上的照顧服務員,但是因為政府所開創出來的案源(服務使用者)太少,全國案源僅2萬多人,所以線上就業的照顧服務員僅約四千多人而已,且多數僅能得到半職的工作量與薪水,因此造成照顧人員流動率高、照顧品質不穩定。經濟不景氣與產業轉型之際,『福利工作』不失為新興就業機會,能帶動經濟,穩定社會。若由政府提供照顧者「週休一日」的喘息服務,並放寬使用居家服務,將立即創造大量穩定的就業機會,並為長期照顧政策奠基。

九、結合勞動人權、照顧福利、創造就業,解決高齡化和少子化的多贏政策:

北歐各國向來在全球競爭力排行榜上名列前茅,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y Forum)所公布「2009-2010 年全球競爭力」報告,瑞典、丹麥、芬蘭囊括第4、5、6名,芬蘭還曾經連續三年奪冠,引起全球注目。北歐令人驚豔之處,還包括他們能夠在創造亮眼的經濟表現同時,也締造了所有高度發展國家中最高的生育率,替經濟發展與少子化的兩難找到了出路。美國人口資料局2009年的研究指出,這樣的雙贏來自北歐政府提供『非常充足的照顧服務』,減輕家庭照顧負擔,提供人民安心打拼、幼有所托、老有所養的環境,從而促進全民就業。

共同訴求:

長期照顧乃是台灣面對高齡化社會的重要政策,然而長久以來,照顧勞動的工作者,肇因於台灣政府始終未建構公共化的普及照顧服務體系,使家庭成為一個市場化(仲介剝削)、女性化(無酬)勞動的職場,又缺乏照顧勞動的法制化保障,迫使照顧者難以休息,難以享有週休一日的基本人權。反觀受照顧者,面對身心疲憊的照顧者,也不易得到好的照顧品質。

目前全國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已有100萬人以上;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占全國總人口數10.60%,人數直逼244萬人。然而本國居家服務員,目前僅有4千多人執業。台灣勢必需要擴大服務案源,培養更多的照顧服務人力,並挹注更多資源來提供照顧者的支持諮詢和教育訓練,同時立法保障照顧者的勞動權益。

馬英九總統的競選政見當中,在社會福利政策提出「落實長期照顧制度」,並在「強化家庭服務體系」項下承諾將「落實照顧者喘息服務」;在婦女政策的照顧議題部份,除了再次提到要發展喘息服務,還強調將「制訂『家事服務法』,保障家事工作者權益」。

馬英九總統競選期間,2008年1月19日開始啟動關懷弱勢之旅,第一站就是參加漸凍人作家陳宏的新書發表會,當時新聞報導,馬英九強調「政府應將『喘息服務』列入重點社福工作」。

因此,結合人權、福利、就業三大類民眾的需求,我們共同主張:

一、  政府應立即開辦每週一天8小時的「週休一日」喘息服務,作為長期照顧服務項目。並開放聘僱外籍看護的雇主,享有與其他民眾同樣使用居家服務的權益,致使照顧者能夠得到應有的休息。這將創造大量工作機會,養成穩定的照顧人力資源,有助於建構完整的長期照顧服務體系。

二、  政府應立即推動照顧者的勞動權益法制化,儘速制訂相關法規,落實週休一日及其他勞動人權,並設立申訴和爭議處理機制。

三、  政府也應提供照顧者各項支持性服務,包括諮詢和教育訓練,減少照顧者的身心壓力。

四、  試辦初期,政府可規劃出配套措施,優先提供重度失能者、與高度照顧需求的家庭使用。等到照顧體系發展成熟的階段,或長期照護保險上路後,再開放普及式的服務提供。

唯有如此,「家庭照顧公共化」和「勞動權益法制化」的理想願景,才有可能逐步踏實的建立起來。我們集結婦女團體、移工團體、家庭照顧者、照顧服務提供團體、身心障礙團體等各界的殷切期盼,希望馬英九總統和執政團隊,以民眾的照顧權益為施政優先,儘快兌現競選政見「落實長期照顧制度」、「落實照顧者喘息服務」、「制訂『家事服務法』,保障家事工作者權益」!

他們不能等下去……

高雄市發生了媳婦殺婆婆的家庭悲劇。行兇的媳婦坦承,長期照顧臥病在床的婆婆,壓力很大,於是用枕頭和膠帶將婆婆悶死。犯案後幾小時,受不了良心譴責,自己到警局自首投案。(2009年2月11日 華視新聞高雄市記者王美雅、邱顯雄報導 不堪長期照護 媳婦殺死婆婆)

媳婦殺死婆婆,再次凸顯照顧者壓力沈重。國外研究顯示,家庭照顧者身心承擔壓力,近九成罹患慢性神經衰弱;國內一項針對中風病患照顧者的研究也發現,六成五照顧者有憂鬱傾向。(2009年2月12日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林秀美、賈寶楠、吳佩玲╱連線報導 媳悶死婆婆》近9成照顧者 慢性神經衰弱)

天主教越南外勞配偶辦公室的阮文雄神父表示,曾有一位外籍看護阿梅來台2年,除了沒有休假外,薪水亦被雇主扣押。某天精神崩潰後持刀砍死雇主,隨後跳樓自殺不成而雙腿癱瘓。「他們的工作狀況是現代的奴隸」阮文雄說。(2008年7月16日 苦勞網特約記者徐沛然報導 《家事服務法》公聽會,照護公共化是共識底線?)

  

議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