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政治監督

男性政治人物常忽視性別政策,因此我們提倡女性參政,推動成立各類性別政策委員會、內閣任一性別比例不低於1/3。1989年起的歷次選舉,選前我們檢視各黨性別政策,要求各黨候選人支持民間版性別政見,或評析選舉性別歧視文化。選後則監督性別政策是否落實。近年推動國家體制改造,設立性別專責機構,要求政府推行聯合國性別主流化。

我們離女總統多遠/黃長玲

黃長玲(婦女新知基金會常務監事、台大政治系副教授)

民進黨的初選戰況激烈,幾個主要候選人之間的種種攻防也成為媒體持續報導的焦點。在這個過程中,呂副總統的女性身份似乎並未成為初選過程中的話題,相較於媒體對於法國總統大選及美國民主黨初選女性參選人的報導,這樣的現象很值得探究。

七年前民進黨在鼓吹政黨輪替時也喊出了兩性共治的口號。民進黨的政績雖然屢遭非議,但是就推動性別平權而言,確實功不可沒。不但在執政期間通過重要的性別平權法案,也在體制上深化了民間參與政府決策的機制。民進黨執政期間,台灣出現第一位女性副總統,第一位女性行政院副院長,以及第一位女性直轄市市長。相比於過去「沒有聲音的副總統」,呂副總統在國際上談「柔性國力」,對於缺乏國際空間的台灣而言,是具有前瞻性的論述,既觸及台灣的現實處境,也連結了國際上的進步論述。即使是深綠選民最在意的國家認同問題,呂副總統「遠親不如近鄰」的說法,也使得她在兩岸議題上的立場向來一致,論述也簡單明瞭,淺顯易懂。然而,無論是民進黨在兩性平權上的執政成績,或是呂副總統個人的論述能力,似乎都並沒有使台灣離女總統更近。我們和女總統之間的距離到底是什麼呢﹖

從事性別研究的學者和性別平權運動的參與者都很熟悉一個現象,那就是社會對女性的要求往往超過男性。同樣的職位,女性的表現要明顯超越一同競爭的男性,才有可能得到認可,被認為足以擔任該項職務。這種對女性的要求,往往在某些職位第一次由女性出任時,更加明顯。如果以民進黨總統候選人的主要競爭者而言,在相關資歷上,呂副總統並不遜色,應該是不爭的事實。如果要負面表列,社運界的參與者有不少人對副總統之前針對樂生迫遷之事所做的發言,十分在意。然而,不當發言如果成為主要標準,那麼其他候選人也並非毫無瑕疵,更不提她並非該議題的決策者。綠營大老辜寬敏先生日前曾在報紙上刊登大幅廣告,表態支持另外一位候選人,原因是他認為2008年總統大選很可能由民進黨勝選,因此民進黨內初選的結果將會實質上決定未來國家的領導人。如果是按照辜先生的邏輯,民進黨員似乎更有理由支持呂副總統,因為在國家認同的相關立場上,按照綠營或是辜先生的標準,她的立場應該無可挑剔,但是從國際媒體的效應而言,台灣如果有第一位民選的女性總統,將是金錢買不到的國際宣傳。然而,辜寬敏先生非但曾經說過「穿裙子的人不適合當總統」,在他大幅刊登的廣告中,也對呂副總統是初選競爭者之一視若無睹。辜先生個人的言論及作為,映照的其實是呂副總統,乃至於婦女參政所面臨的一般性困境,亦即女性客觀條件的符合,甚或優越,並不見得能順利轉化選民的主觀感受。

進入二十一世紀,性別平權已經被許多國家視為重要的國家建設議題,國際性的競爭也不再局限於傳統的軍事,科技,及經濟的力量。一個國家是否能為人民帶來好的生活,是否在進步性的價值如性別,環保,勞動,人權議題上有長足的進步,以及值得驕傲的成就,才是國際上受人關注的焦點。很多人對於性別平權的認知是認為價值的重要性超過對身份的強調,因此婦女團體在推動婦女參政時,往往面臨女性身份重要性的質疑,事實上,身份的平衡以及價值的建立,兩者都很重要。對於初選在即的民進黨而言,台灣究竟離女總統多遠,將會取決於民進黨員對於民主及進步價值的深刻體會。

議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