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婚姻家庭

過往婚姻家庭法律有許多歧視女性的條文,數十年來我們以批判、聲請釋憲及國會遊說等倡議,推動了許多法律改革,並促使家事審理的專業化。未來我們持續追求落實多元型態的家庭中,無分性別都受國家保障、享有平等及受尊重的生活。

2009女學生營隊【課程側寫】家,不只有一種─打破婚姻/血親的家庭想像

文/黃斐新 婦女新知基金會文宣部專員


 


「我的家庭真可愛,整潔美滿又安康。姐妹兄弟很和氣,父母都慈祥。」小時後朗朗上口的兒歌〈甜蜜的家庭〕,相信大家都很熟悉。然而我們對家庭的想像是否都一樣呢?有些人的家庭有兩個媽媽、兩個爸爸;有些人的家庭只有一個媽媽、一個爸爸;有些人的家庭成員都姓不同的姓;還有些人不想透過結婚來組成家庭,她們的家庭就是一群死黨好友;更有些人的家庭就是她自己一個人組成的單身家庭。說了這麼多,妳對家庭的想像是什麼呢?


 


現在妳的腦中開始浮現出未來的家庭圖像嗎?在營隊的第三場主題:家,不只有一種──打破婚姻/血親的家庭想像中,我們透過講師的分享和分析,看到了所謂可愛的家庭,不是專屬於由異性戀父母所組織的血緣家庭,它只是多元家庭圖像的其中一種,並不是唯一。然而,現實生活中,不是由一男一女所組成的多元家庭,雖然和其它人一樣繳稅,盡到公民義務,但是多元家庭卻無法享有和異性戀傳統家庭一樣的權利與保障。此時,法律所箝制的是人們對家庭的想像,犧牲多元家庭的權利和尊嚴來鞏固一對一父系異性戀家庭制度的霸權。


 


講師分享後,就輪到學員上場囉!精采的分組活動邀請每一位學員用畫筆畫出20年後的家庭想像。下筆前,有幾個問題先請大家思考:(一)會和哪些人同住?和這些人的關係為何?(二)重要關係人和自己的關係。(所謂「重要關係人」如:需要被自己照顧與照顧自己的人;情感與性的重要她人;法律上有照顧責任與義務之人)(三)財產的法定繼承權可以包括哪些人?勞工眷屬保險的受益對象?醫療行為的代理人包括哪些人?妳想和哪些人一起合法養育孩子(包括有權利生、收養、擔任監護人)?


 


一聲令下,學員們興高采烈的一筆一筆描繪出未來的家庭圖像。首先在和哪些人同住方面,大部分的學員希望能和朋友、家人、父母住在附近,以便就近探望,聯絡感情。特別的是,有學員提出「單身公寓」的概念,一整棟都是居住單身者的公寓,提供不婚女性和單身者免於單身歧視的自在空間。接下來在重要關係人部份,有別於平常在傳播媒體上出現的一男一女的家庭刻板印象,這次有許多學員希望在未來組成同志家庭,也有更多的學員沒有特別註明未來伴侶的性別,給了家庭圖像更多的發展空間。最後,在法律上的相關義務,依現行法律,同性伴侶不能算是當事人的家屬,無法成為另一半的醫療行為代理人。因此我們會看到有人希望未來可以由生活中最親密的伴侶或朋友來簽署手術同意書。


 


也許有人會說,畫圖終究只停留於想像,紙上談兵並無法成真。沒錯,也許10年內,我們看不到多元家庭被法律或社會認肯。但憑藉著勇於想像的勇氣,我們透視現有制度的不足與缺陷,同時也看到了未來的方向。


 


印象很深刻,有一位學員上台分享繪畫多元家庭圖的心得,她說:「很高興能聽到大家的分享,我從沒想過家庭可以這樣」。這句話,很簡單卻充滿力量。是啊!這個父權社會從沒跟我們說過「家庭可以這樣多元,家不是只有一種」。

議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