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身體自主

從身形外貌、舉止投足、到性與生育,女體向來都是不同專業所關注及相爭詮釋的戰場;藉由各種論述與文化,不斷型塑女孩/女人的樣貌,卻鮮少關注女性做為主體的意願。新知長期關注性自主議題,以積極同意(yes means yes)為核心,翻轉現有體制與修法;回歸身體自主,無論生/不生,肯定女性對生育的自主與能動性。

「呼叫囧公仔 性騷擾退散」活動開跑 記者會

「呼叫囧公仔 性騷擾退散」活動開跑 記者會


‧時間:2008年12月11日
‧地點:台灣國家婦女館
‧出席代表:范  雲(婦女新知基金會 董事長、台灣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
      黃長玲(婦女新知基金會 常務監事、台灣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賴淑玲(婦女新知基金會 顧問、執業律師)
      楊小姐(職場性騷擾案件 當事人)


  在傳統觀念中,多數人認為性騷擾只是被摸一下、言語上吃吃豆腐,又不是暴力脅迫,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犯罪,認為性騷擾並不像性侵害那樣嚴重,使得一般人對於性騷擾不像性侵害一樣被重視和討論,但事實上多數遭受性騷擾的當事人多有嚴重的情緒波動、甚至崩潰自殘的情狀,一般處理方式不是跟親友訴苦,就是忍氣吞聲,僅有少數被害者會向相關單位進行申訴要求處理。主要是原因除了性騷擾事件極為私密、難以啟齒之外,還包括整體環境不友善、舉證困難、缺乏相關法律知識等因素。


  性騷擾通常是從一些小地方輕微的碰觸或言語挑逗開始的,加害人藉由言語及肢體上的試探以便瞭解是否有機會再繼續下去,但被害者的反應通常是會保留、存疑是否是自己過於太大驚小怪,但這段存疑期間,對加害者而言等同「默許」,如果沒有被明顯拒絕或嚴重警告,加害者通常會食髓知味。由於性騷擾事件往往都是有權力的一方,向權力弱勢者施以與性意涵相關的騷擾行為,無論是言語或是肢體接觸,都會令被騷擾者身心極度不舒服。但被害人可能考量身分曝光後,礙於曝光或耳語的社會壓力,以及加害人可能握有權力施壓等種種因素而不敢申訴,而選擇默默忍受。


  婦女新知基金會考量到許多人因為身處於權力不對等的環境中而不敢申訴,或是不明白性騷擾的申訴途徑而不知從何申訴起,特別舉辦了「呼叫囧公仔 性騷擾退散」的活動,這個活動免費提供囧公仔、披風小俠鑰匙圈、大力寶寶貼紙等性騷擾文宣品,文宣品寄送時亦會附上婦女新知基金會所製作的「性騷擾完全拒絕小書」,小書內容說明了性騷擾的定義與性騷擾申訴流程,讓人們索取以明確表達拒絕性騷擾也同時了解性騷擾申訴資訊。


  在今日所舉辦的「呼叫囧公仔 性騷擾退散」活動開跑記者會中,婦女新知基金會常務監事黃長玲首先針對活動內容做了說明。她強調只要是受到性騷擾不敢申訴的被害人,皆可來電向婦女新知基金會索取囧公仔,以信用卡付款方式支付運費後,便可由婦女新知基金會這邊代為將囧公仔寄給加害人,藉此提醒加害人注意行為舉止,被害人無須擔心身分曝光的危險。若是想要明確表達拒絕性騷擾、或者希望宣導性騷擾防治觀念的學校和團體,同樣可向婦女新知基金會免費索取囧公仔、披風小俠鑰匙圈和大力寶寶貼紙。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長范雲特別提出,之所以希望以信用卡付款方式支付郵費,主要是不希望有人藉此惡作劇,索取者並不用擔心身分因此而曝光。


  記者會中,婦女新知基金會邀請到賴淑玲律師具體說明性騷擾的申訴管道,這些申訴管道在婦女新知基金會所製作的「性騷擾完全拒絕小書」中皆有詳細的解釋與說明。賴淑玲律師特別指出,婦女新知基金會並非希望用寄送囧公仔來取代法律途徑,而是希望當事人能在事件剛開始發生時,就明確表達拒絕性騷擾,法律手段應該是性騷擾事件中所採取的最後方式。婦女新知基金會常務監事黃長玲亦表示,性騷擾事件愈能在一開始的時候得到解決,愈能節省更多的社會成本。


  此外,婦女新知基金會亦邀請到職場性騷擾事件的案主楊小姐出席,希望藉由楊小姐的出面鼓勵大眾勇敢拒絕性騷擾。楊小姐提到,她在1998年性騷擾事件發生的時候並無這麼多的資源管道可以申訴,她除了感謝婦女新知基金會當她的肩膀外,亦表示當初若有這些文宣品表達心聲,性騷擾的情形或許可以得到解決。


  欲索取文宣品者,請來電至婦女新知基金會,告知以下資料:a.姓名/單位 b.電話 c.電子信箱 d.索取樣式與數量,服務人員將以數量估計郵費後,將信用卡郵費付款單email或傳真給妳/你,收到信用卡付款單填妥後,請傳真回覆並來電與服務人員作確認(信用卡付款單簽名需要與信用卡簽名一致),服務人員進行信用卡郵費扣款確認後,三日內寄出文宣品寄出後會以email通知。詳細活動內容請見「呼叫囧公仔 性騷擾退散」活動部落格  www.wretch.cc/blog/doll2008


  婦女新知基金會希望藉著「呼叫囧公仔 性騷擾退散」的活動,能讓大家更瞭解性騷擾的申訴管道。藉由囧公仔、披風小俠鑰匙圈、大力寶寶貼紙這些「柔性勸阻」文宣品,能夠讓不想申訴的人能夠找到代為發聲的小幫手,打造出性別平等的友善職場、校園和公共環境。

議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