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勞動權益

保障女性就業、經濟自主,消除職場性騷擾、性別歧視、積極落實職場性別平等,向來都是我們長期努力與關注的焦點。過去,我們推動性別工作平等法的立法與監督,要求落實雇主與政府責任;近幾年更積極倡議育兒、家務勞動應由社會共同承擔,落實縮短工時與兼顧公共照顧設施、落實職場性別平等,才能讓國家生產力與勞動力永續。

「三八婦女節—台灣女性還當不了大學校長?檢驗教育部教育類性別工作推動」聯合記者會

三八婦女節—台灣女性還當不了大學校長?
檢驗教育部教育類性別工作推動
聯合記者會

時間:2008年3月7日(五)
地點:婦女新知基金會

‧記者會主持人:游美惠(台灣女性學學會理事長、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教授)
‧記者會發言貴賓:姜貞吟(台灣女性學學會理事、中央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
葉毓蘭(婦女救援基金會董事長、中央警察大學副教授)
陳惠馨(政治大學法學院院長)
賴友梅(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秘書長)
劉梅君(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政大勞工研究所教授)

自1997年教育部設置「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及2004年通過性別平等教育法,已歷經多年,教育類性別工作的推動,理當該有一番成績--各級學校內的學生性別比例是否接近?各級學校內教師的性別比例是否合理?大專院校一級主管是否有接近的性別比例?甚至,大專院校校長的女性比例是否已經提高了呢?上述諸多納悶跟疑問,在政府推動性別主流化與教育部推動性別平等價值多年後,應該獲得正面與肯定的答案。然而,事實果真如此?


因此,我們邀請到婦女團體與學界代表,在以女性為主的特別日子──三八婦女節,以性別平等為指標,檢驗大專院校內師生的性別比例,以供大家瞭解這幾年教育部推動的性別教育成績。


根據教育部統計處今年1月最新公佈的「教育類性別統計工作推動情形」報告顯示,在學生性別比例部分,大學之前各級學校學生性別比例接近,唯女性碩、博士生性別失衡嚴重。在教師性別比例部分,大專院校女性教師比率僅占32.4%。至於各級學校校長性別比率則差異懸殊,行政主管女性比例也皆未超過五成,其中大專院校18.9%最低


一、 女性學生:除了國小與國中階段,因初生兒性別失衡導致男學生居多,高中、職與大學階段兩性學生所占比例接近,但95學年女碩士生僅占39.6%,女博士生更低到26.7%,十年來僅成長9.2個及6.8個百分點,學生性別比例失衡改善得十分緩慢。而2005年真正獲得博士學位的女性占全部博士生的24.49%,尚未達美國1979年水準(29.7%)


二、女性教師:長期以來,女性教師在高中職以下各級學校所占比率均超過半數,95學年大專院校女性教師比率僅占32.4%,十年來僅成長1.8%,顯示大學教師職務仍以男性為主。


三、女性一級主管與校長:95學年國中、小擔任一級行政主管之女性分占4成5及4成;至高中、職擔任各處室主任之女性降為3成5;至大專校院階段擔任一級行政主管之女性,僅占18.9%


 95學年女性國中、小校長均占2成6;到了高中、職女性擔任校長一職者減為1成6;至大專校院階段全國163所大專校院中更只有12所校長為女性(7.4%),96學年更減為11位,其中大學校長僅有4位(公私立各2位),其餘7位為學院與專科校長


全台灣近百所的大學,校長為女性的學校竟然只有個位數字,看到性別落差如此大的現況,對於多年來推動性別平等教育的教育部與各部會來說,無疑是難以迴避的事實真相。我們甚至無法想像與理解,為什麼越是學術菁英的場域,女性越容易缺席?台灣的大學女性教師比率佔三成二,與美國的四成比率接近,然而到了一級主管與校長的女性比率卻遙遙落後。

 

我們進一步想要問:難道優異的大學女教師沒有嘗試爭取大學校長與一級主管職務嗎?是女教師家務勞動繁忙,無法擔任要務,還是升遷企圖不旺盛?或者,換個角度想想,女教師升遷與應徵時,最容易遇到的性別歧視與障礙有哪些?有哪些面試文化讓這些女性感到一種以「傳統性別」框架為基礎的性別不友善,讓女性形成退縮與非積極爭取的態度呢?


根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中規定,大學校教評會的委員,任一性別不得少於 1/3。但是真實執行狀況是否如此?舉例而言,95年4月26日宜蘭大學校長甄選,教育部指派廖一久、吳財順、張宗仁等人組成五人遴選委員會,委員全由男性擔任。這樣的委員會,有無「違法」之嫌?如果「違法」,那遴選結果是否有效?根據婦女團體所收集的資料顯示,遴選應聘者台科大陳金蓮副校長在面試的40分鐘過程中,遭遇「女性募款能力較差」、「你家住哪裡?」「你先生在哪裡?」等近20分鐘無關專業能力與治校理念的性別不受善等問題,這些不友善的提問以善意提醒的面貌來包裝,形成「親善型的性別就業歧視與障礙」。【親善型的性別就業歧視與障礙,這種包裝具體而言就是:沒有認真對待女性候選人,不管女性候選人多麼認真的準備應試,卻換得輕薄對待!】。

 

台灣推動性別平等教育多年,但對性別觀念依舊傳統與保守,尤其在大學、研究所菁英的師資與領導者上,女性的缺席無庸置疑。對領導的概念,本身就相當地雄性與父權,所做的選擇就會造成性別偏差而不自知。我們一致強烈要求教育部正視大專院校中女性一級主管比例低落的事實,制訂無性別歧視的「甄試提問手冊」,釐清與專業能力相關的問題,避免再度發生假親善面貌的私人問題提問,具體降低女校長招募歧視,讓台灣的性別平等不只是口號。

議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