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40週年論壇回顧|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沈秀華

#親密關係作為一種生存權

在本場講座中,婦女新知基金會常務董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副教授沈秀華老師,對於親密關係提出一個論點:「親密關係作為一種生存權。」

學者如Giddens發現親密關係有其「民主性」,而親密關係正經歷轉變的過程,亦即親密關係中的性跟愛的分離、愛與婚姻的分離。然而我們卻仍然不能說親密關係已臻純粹、民主了?親密關係的「民主性」被許多女性主義者批評,因為不同性別間的權力關係尚未平等。我們在談論親密關係時通常都在談的是「浪漫愛」,但#親密關係其實不一定侷限在「浪漫愛」之下。沈秀華認為,#親密關係是人類生存的基礎,涵蓋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度、日常生活的支持,以及心理與生理上的需求。

沈秀華指出,生活中大多時間,我們可以沒有性/愛的親密關係,親密關係並非僅僅是性/愛,而是物質、情感等的分享與支持。而這種親密關係給我們的支持,應該是人類生存的要件。目前社會還是以一個以異性戀為主的婚家體制作為親密關係的標準,無視某些關係的存在。

婚家作為一種壓迫體制,尤其呈現在一個以婚姻,尤其以異性戀婚姻為依歸的常規體制,來建構家庭的當代台灣社會,其中保存著性別不平等的體制。這樣的親密關係又勞動市場的需求相關,勞動體制間的關係強化性別以及其他如階級、族群的壓迫。加入了社會學科所談的階級壓迫,性別議題便成了一件很複雜難解的問題。他指出,親密關係中造成傷害的便是你日常生活中所接觸的人,親密關係一方面是我們生存的支持,一方面在社會體制中又合理化了壓迫與不平等。

由此,沈秀華企圖將親密關係視作生存權,以突顯出親密關係的議題在當代社會中,對於個人、人際的重要性。#親密關係雖然最基礎,#卻同時是壓迫的重要來源。親密關係作為生存權之要件有三:一、「納入性」,即國家不應以婚家體制處理所有問題;二、「自主」,即重新重視從社會結構中所支撐出的身體、感情、關係的自主性,但非新自由主義式的個別選擇論述;三、「平等的共同協作、共享與共存」:國家應保障關係中的平等協作,個別個人在高風險的社會中很難把自己照顧好,故而,在國家作為個人保障的意義下,應保障這種生存權。

40週年感恩茶會餐券認購起來!​